2021-04-05

從讀心到攻心:七天教你掌握身體語言力 BY 壹團 廖子蔚Abel

【本書適合】
1. 想從肢體語言了解別人更多的人
2. 想改變自己的肢體語言,以便影響別人的人


【我的個人心得】

初讀本書前1/4時,覺得跟講得差不多,後來開始慢慢不太一樣,本書特別強調要實作練習,所以有非常多功課要做,包含觀察別人和自己的超多肢體語言,我全部都跳過才能一口氣閱讀完。然而,我相信若能每一個功課都紮實地執行,一定可以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各種肢體語言。


【內容摘要】

作者珍妮柴佛在美國煙酒槍砲及爆裂物管理局擔任身體語言辨識專家及訓練師長達16年,本書為其設計的7天理論課程與實作觀察練習,希望讓讀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肢體語言,不但能洞悉別人的內心,也能了解如何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創造發揮出有利自己的最大效果。

本書原文書名直接翻譯應是<你說的比你想的多>,意指人不但會用言語文字表達,其身體語言也隨時在表達內心想法而不自知,只是別人是否能洞悉與看穿而已。<專注的力量>裡面有一個故事是某個女生從小為了生存,所以必須非常會察言觀色,長大後造成嚴重的困擾,因為她敏感到能準確地看出別人口是心非的真相,隨時看穿對方真實心意。

首先一開始,作者強調她要教的是正確且新式的肢體語言,所以先破除讀者常有的7大迷思:

迷思1;解讀身體語言的訊號可以讓你讀懂他人的心(X)  單一身體語言訊號不足以判斷,需要更多資訊。而且就算是原則也會有意外。(O)

迷思2;你可以用身體語言訊號來掩釋真實感受 (X) 單一肢體訊號不代表真相,整體的肢體表現都在傳達你的內心 (O)

迷思3:做出象徵權力的姿勢會讓人更敬重你 (X) 沒有任何姿勢是通用的,某些情境下有用的身體語言,在其它情況可能具有破壞性 (O)

迷思4:身體語言所傳達出來的訊息是全世界通用的 (XXX) 身體語言所帶表的意義,因不同文化、環境和人,有不一樣的意思(O)

迷思5:說謊的人不敢與人正眼相看 (X)  高明的騙子很可能最擅長眼神接觸,所以要看看對方的基線行為再判斷 (O)

迷思6:當一個人在隱藏真相或捏造故事時,他的眼睛會往右上方看 (X)  此起源於NLP,已經被證實是錯誤的,這項肢體語言無法被判別是虛構的,還是經過思考的,眼睛往右上看很有可能是想到其它事的負面反應。

迷思7:微笑待人,人們會因此更敬愛你 (X) 太常微笑的人,在別人眼中的地位較低。當被朋友引薦給別人時,再微笑即可 (O)

以下則是作者於本書中所寫7天內容簡述:

1. 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基準點,一個人遇事時的肢體語言與行為基準點有明顯差異時,才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否則,很有可能他本來日常說話就結結巴巴,而不是因為心虛說謊才結結巴巴 (與FBI教你讀心術相同論述)
2. 注意人的肚臍方向,那反應了他的內心情緒和狀態,到底是正面或負面看待他面對的人事物。(FBI教你讀心術是用軀幹面對方向)
3. 人的胯下面對方向和展現在他人前的姿勢,可以判斷內心情緒和認同狀況
4. 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側面安全方向,有些人是右,有些人是左,通常會是在慣用手一方,但也有不少不是如此,所以必須先確認對方的安全側邊方向,然後從那個方位接近他。
5. 運用權力姿勢,如各種指塔姿勢時,可以強化我們的自信、氣勢與重點,但也很有可能展現較具攻擊性的一面。反之,自我觸碰的姿勢多時,常常表示是沒有自信、緊張或煩悶。
6. 若能洞察別人臉上一閃即逝的微表情,很可能能預測未來情況發展,如作者所言,更能趨吉避兇。此章節我認為困難度非常非常高,雖然有各種圖示和四種危險的微表情說明,但是我看了兩遍還無法整理出一條原則,可以先從常常觀察自己各種情緒時的表情開始練習了解。
7. 其它進階技巧:QWQ和錨定作用。QWQ是先問第一個問題找出基準點,停頓等對方說話,再問第二個問題引導對方說更多我想知道的事。錨定作用可用於自己或他人身上,簡單來說,就是在第一次見面接觸時,就設定一個刺激當作錨,伴隨著某事發生,接著不斷重覆,讓對方習慣感受到兩者都是一起出現,自然有錨定作用。以用在自己身上舉例,若在唸書時,一開始刻意定錨地播放特定歌曲,以後自己開始播放此歌曲時,就會進入想讀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