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腦袋其實一直都有聲音?
《臣服實驗》英文書名中有個詞Surrender,讓人聯想到失敗後的投降,對生活的消極,總之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是不怎麼想看😂
然而很多時刻的巧合無法解釋,也是近幾年生命中發生許多插曲,漸漸相信「宇宙」這個詞建立起的觀念,我無法用很深刻的舉證來說服我這理性的腦袋,但在第三度遇到有人跟我推薦這本書時,我就想,這是一個sign。
.
其實《臣服實驗》看到一半,我是不太舒服的。
一方面是腦袋中的雜音真的很大,我要怎麼讓個人喜好不影響我生命中的決定?或者,早已安排好的計劃我要怎麼坦然的接受被打斷呢?對突發狀況來者不拒好嗎?
閱讀過程中總質疑作者以上種種內心戲,我覺得委曲求全、逆來順受很不妥。
.
但細數生命給你的所有安排,不管是好是壞,也都是憑據著我們當下的感覺作定義的,我很驚訝地發現,這幾年自己遭遇的一切,都跟這本書中講到的情況有某種關聯。
.
想起在玩財富流遊戲的時候,我遭遇了逆流好幾次,當下狀態是恐懼失去一切,蟄伏在那黑暗河道,每走一步就擔心會不會燒掉生命值,叫我怎麼前進?卻帶著欽羨的眼光看著夥伴跳出逆境,質疑為何能做到?
然而遊戲的逆流也如同人生真正的逆境,看完《臣服實驗》讓我得以重新解釋,屏除自我內在雜音,真心臣服於眼前發生的一切,才有可能發生順流,甚至是人生中意想不到的禮物。
當你內心拼命地想抵抗眼前發生的一切,其實也是在損耗自我,反而更容易停滯不前。要說服自己接受當下很難,情況也不一定對身心有益,但隨著作者在臣服的生命旅程中體驗到,拋開自我,讓個人意志和周遭的自然力量密切結合,清楚地去「覺知」,眼前這個狀況要你做些什麼就行了。
.
「人生永遠很難順你的意,嘗試著把自己從『順你的意』的束縛中釋放出來。」
於我來說,
所謂臣服,並非帶有個人喜好的逆來順受,而是覺察到自己當下狀態還能夠全然的放開自我。
其實,很多的人生逆境,都只是當下自己的定義。
.
然而我也必須承認,這是我需要一輩子慢慢體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