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關於自我認知的有趣書籍。
作者闡述「喜歡的事」、「擅長的事」以及「重視的事」的定義,像是製作一本專屬自己的使用說明手冊,這本「手冊」只藏在自己過去的經驗裡,利用自己特有的「濾網」,才能從無數的選項之中,篩出幾個可行的線索。
這些線索像是拼圖一樣,常出現在許多相關書籍,卻常常只介紹了三塊拼圖之中的一小塊,因此不知道該怎麼將這一些碎片組成一大幅畫。
作者認為,如果透過模擬兩可的詞彙尋找,會在分類不足、定義不清、似懂非懂的情況下胡亂摸索,無法分辨出三塊拼圖各自的模樣,所以需要稍微明確地將詞彙範圍定義。
簡單描述書中三塊拼圖的特徵:
.喜歡的事(只是稍微接觸就覺得有趣,產生很多「為什麼?」「該怎麼深入接觸?」的疑問)。
.擅長的事(自然而然比別人容易學會,會覺得別人「怎麼連這麼點事都做不好?」)。
.重視的事(價值觀,讓自己覺得「我就是想這樣活下去!」不斷追尋的人生方向)。
作者在第二點「擅長的事」提到一個有趣的概念:
「擅長的事」最容易與「技能或知識」混為一談。
這二件事雖然很像,但完全不一樣。若一直以擁有的「技能或知識」來思考工作,選項會越來越少,不知不覺將應用這些手段當成「目的」,導致這些好不容易學來的「技能或知識」,反而成為人生的束縛,變得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