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獨立的思想家。
查理蒙格是波克夏副董事長,也是巴菲特多年好友,出生於法律世家,幼時歷經大蕭條時代,大學主修數學,爾後也曾於加州理工學院讀熱動力學與氣象學,最後又申請哈佛法學院並畢業。他在38歲與同事合夥成立律師事務所,41歲離開並與朋友合夥創立公司,直至51歲不再為投資者管理基金,改透過控股公司來建立財富。在看似順遂的人生的背後,他29歲離婚,其一兒子罹患白血病離開,54歲擔任波克夏董事會副主席,同年因白內障手術併發症導致左眼失明。
這本書納入了他的演講與處世哲學,就投資的實用性來說,直接效益不大,但就培養看事情的思維來說,很有幫助,透過跨領域的學習,培養「多元思維模型」(例如說結合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行為經濟學),跳脫狹隘的觀點看事情,避免思考僵化,以及知道自己的「能力圈」,還有善用「反向思考」,培養思考力,以快速掌握事情的本質或問題的關鍵。
曾經有人問他自己用一個字總結自己的成功,他表示「理性」。這本書其實很大的重點也圍繞在這塊,他提到自己已養成雙軌分析的習慣,用理性分析找出機會,同時評估容易造成潛意識謬誤的心理因素(也就是第十一講中提到的二十五種誤判心理,有些很多在思考的藝術一書中也曾提及),這與快思慢想不謀而合。他也提及意識形態的偏見,是扭曲人類認知的最大因素之一;善用檢查清單來克服思考偏誤,而面對大環境的不如意又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況,蒙格表示「我把用來對付失望的最佳方法,稱為猶太人的方法:那就是幽默。」
這本書最後還提到閱讀西賽羅<論老年>的啟發,看到這位現已97歲的智者還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打從心底十分敬佩。期許自己能努力多元學習並理解這世界,同時對自己過去所知,要保持達爾文勇於推翻自己論點的勇氣與求知慾,不故步自封滿足於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