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4

獨裁者的廚師 BY 貳團 Joy

又是一本被群友(對 沒錯 就是麗莎!)燒到的書~
看到是《跳舞的熊》作者新作,立馬跑去博客來讀了試閱,下單等書到手的期間則是跑去聽了重磅一頁書的Podcast,發現難以避免的還是多多少少會被暴雷(?),所以聽完上集就默默關掉,想要好好享受在閱讀的過程中,跟著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挖掘出這些歷史上有名的獨裁者不為人知的一面。其實說有名嘛,五個獨裁者中我只認識海珊及卡斯楚兩位(汗顏),但完全不影響閱讀,作者的敘事功力讓人著迷,閱讀的過程就像在聽故事一般行雲流水,會讓人不自覺一頁接著一頁,迫不及待想知道後面的發展;唯一比較吃力的點大概是人名偏多,加上外國人名又很難記,隔了兩天再來看的時候頭頂很常會冒出一個問號想著:「這誰?」然後得往前翻找一下XD
硬要說第二個缺點的話…大概就是肚子餓的時候不適合閱讀此書XD 好幾段作者對料理烹製的過程寫得很詳盡,看得我彷彿透過文字都能感受到食物的香氣,真是太折磨人了

書中五篇獨裁者與他們的廚師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這邊我想分享的一篇雖然不是我最喜歡,但是我最為印象深刻的一篇─「柬埔寨劊子手波布&廚師永滿」

作為本書的最後一章,也是我讀的最吃力的一章(繁雜的人名、拗口的地名、陌生的柬埔寨歷史),作者在前面章與章中間就時不時穿插了此篇的片段,讓人不禁對這篇產生期待。除了本書的主角─獨裁者們的廚師,作者在這篇額外穿插了幾段在紅色高棉大屠殺中存活下來的兩兄弟蓋&普拉的遭遇,他們的經歷光從文字上就讓人感到一陣不寒而慄,一開始我們是透過廚師永滿的角度,獨裁者波布是多好多好的一個人;下個瞬間則馬上直面恐怖統治下犧牲者的悲慘遭遇。兩者穿插敘事之下,造成的割裂感相當強烈,既得利益者與受害者二者如平行線一般的遭遇與觀點,真的是莫大的諷刺。

以下節錄書中幾個片段:

那是一個美麗的願景。試想一個政權裡的士兵會偷竊人民的東西,試想孩子們因為飢餓一個個都鼓著肚子,試想有人說「食物會多到夠所有人吃」。
食物會多到夠所有人吃。
只要是有心肝的人,都會想要幫助這樣的組織!
(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
紅色高棉將飢餓當成政治工具。
飢餓是作為不服從的懲罰。
飢餓是作為出身不好的懲罰。
飢餓是作為疾病的懲罰,是對革命事業無用的懲罰。
飢餓能維持秩序。
「飢餓取代了所有的念頭……,我們每次得到食物,就會很感激『安卡』(高棉語中的組織)」
(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
蓋:
普拉,你知道。我們每次從金邊去馬德望看阿姨的時候,路上都會經過賣老鼠的地方,三隻一元。我每次都跟你說那件事。而且我每次都說:「老弟,找一天我們停下來,你試試看烤老鼠的味道。」因為沒嚐過烤老鼠的人,就不知道生活是什麼滋味。這沒什麼可怕的。
只要逼自己吞下去就好……
(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emoji)
紅色高棉掌政期間,人們吃的不只是老鼠。
人們吃蝗蟲、蟋蟀、蛆、紅螞蟻及這些昆蟲的卵。
人們到森林里抓狼蛛,用煮的或生火堆烤來吃。
人們把青蛙包在芭蕉葉裡,放在火上烤來吃,就像一九七五年以前的人們包魚或各種肉類那樣。
人們吃大象、烏龜、蜥蜴、水蛇和其他蛇類,還有蠍子,喝的是白蟻卵湯。
人們吃蝙蝠,或煮或烤,甚至喝蝙蝠血,相信這樣可以得到力氣與健康,因為蝙蝠吃很多水果。


順便摘錄一段維基百科中對於「紅色高棉大屠殺」的介紹:
紅色高棉試圖創建一個農業社會主義的社會,故強迫城市人口全部遷移到鄉下,並效仿中國實行「大躍進(Maha lout ploh)」,導致大量人死於疾病、過度勞動或營養不良。同時,波爾布特等人宣稱要「洗淨平民」,因而開始殺戮;自1976年起,波爾布特又認為「黨的軀體已經生病了」,於是開始了對柬埔寨共產黨內部人員的大清洗,中央高層領導以及軍隊總參謀部幾乎被屠殺殆盡,1978年僅在柬埔寨東部地區就有十萬幹部和軍人被殺。法國學者讓·拉庫爾特發明「自我屠殺」一詞來形容紅色高棉。
由於酷刑、大量處決、強迫勞動和營養不良,造成了將近當時25%人口(約200萬人)的死亡,其中有約40萬人被柬共當作革命敵人殺害、死於各省的監獄之中;屠殺人口中包括了20-30萬華僑、占柬埔寨華僑總人數的一半,此外25萬伊斯蘭教徒中有9萬人死亡,而2萬越南裔人則全部死亡。

這讓人不禁再度想起那句俗諺:
「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亡只是個統計數字」


寫完突然發現心得被我寫得好沉重XD只好來偷偷賣作者一下緩和一下氣氛,同樣是在這章裡,作者紀錄了以下這段訪問過程:

「我問了永滿三次婨的事,還有他們的關係,以及她的丈夫是不是因為婨的關係才當上大使,而且我每次問的場合都不一樣。
這三次永滿都採用典型的高棉作法─假裝沒聽見我的提問。」

彷彿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他對受訪者迴避問題的小小不滿與無奈,覺得作者也太可愛了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