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推坑的蘋果橘子,原以為是本生硬難啃的理論書,沒想到這麼淺顯易懂且有趣。
.
把兩個不同主題放在一起探討
「小學老師與相撲選手有何共同點?」
「三K黨與房產仲介有何相似之處?」
明明每個章節都沒有相似之處也可以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最後還探討到父母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小孩剛進校門的學校表現。
八個與考試程度高度相關的因素
1、父母教育程度高
2、父母社經地位高
3、母親生第一胎時高於30歲
4、小孩出生時體重偏低
5、父母在家中說英語
6、小孩為領養
7、父母參與學校家長會
8、家裡有很多書
八個不相關的因素
1、家庭關係親密
2、最近搬到較好的社區
3、母親在小孩出生後到上幼稚園沒有上班
4、小孩參加過學前輔導
5、父母會定期帶小孩上博物館
6、小孩常挨打
7、小孩常看電視
8、父母機會天天唸書給小孩聽
「如果歸納一下,前八項因素描述的是父母『是』什麼;而後八項描述的是父母『做』什麼。」(P174)
.
書籍最後有增加《蘋果橘子經濟學》部落格摘錄,不似前面正文的數據分析給人的嚴謹,反倒輕鬆好讀很適合當作正文前的小導讀。
分享一則我覺得很有趣可愛的小故事:
李維特(作者)在一家餐廳吃到餿掉的雞肉,沒有得到心中餐廳給的理想賠償,當下沒有在餐廳大吼,反而在書中(部落格)分享那家餐廳的名字及地點。
「這家餐廳,如果你想知道的話,叫做法式燒烤,位於曼哈頓八十五街和百老匯大道交口的東北角。我上次去看,菜單上還有烤雞。祝你用餐愉快。」(P292)
李維特真的好可愛喔~
.
感覺本書有點呼應杜伯納(本書李維特合作對象)在第217頁中描述李維特面試研究院協會時的問題
「其中一位說道:『我弄不清你研究工作的一貫主題何在,可否請你說明一下?』
李維特為之語塞。他不知道自己的一貫主題為何,甚至不知道是否有這樣的主題存在。
…
諾齊克轉身對其他院士說:『他才二十六歲,為什麼就得有一貫的主題?或許他就是那種天賦異稟的人,根本就不需要有什麼主題。他只消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回答,這樣就夠了。』」
對,看完還是有點沒有GET到本書的重點啦。
.
我不懂經濟學看完好像也沒有比較懂(笑),但不可否認《蘋果橘子經濟學》是本成功的入門書,對於經濟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印象,說不定哪天就買了續集《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