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核能問題一直不是那麼純粹,總是有著很多的政治色彩,而《車諾比的聲音》則用最直接的紀實採訪反映出當地人身在車諾比事件中的狀況。
這些說話的人,有普通的隔壁鄰居奶奶,心裡還惦記著匆匆離去沒有採收的作物;有知道輻射線的危害影響,卻無法做出處理的核能博士專家;有以為只是去幫忙處理個幾天,沒想到卻一直被軍隊延後返回,什麼保護措施都沒有的年輕軍人;以及還沒有真的了解死亡卻正在經歷死亡的孩童們;最讓人心碎的則是第一篇,新婚妻子面對心愛先生處理善後回家,面對一連串的身體後遺症。
書中沒有太多什麼政府角度,有的也是從這些平民百姓口中所說的,沒有了蘇聯政府一手創造的背景,這些口述文字是清楚的經歷。從來不知道如何被記錄的輻射數字對人民來說或許還比不上無法帶走的牲畜以及每天相處的寵物們。這本最後有收錄重災區紀實攝影,室外生氣蓬勃,室內卻有如時間暫停一般,處處是生活的痕跡,只能從蒙的灰上感受時間。
核能一直不是問題,問題是人。接下來會想找亞歷塞維奇其他著作來看,聽說都很催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