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讓改變全球2100萬人的領導力大師引爆你知行合一的行動力! BY 壹團 陳柏全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雖然標題看起來高大上,但實際內容很簡單,就是強調知行合一。作者藉由一位作家因為懷疑為什麼人們聽到了好的建議而沒有行動,因而向成功企業家請教來貫穿整個故事。本書一開始就用「知與行的落差可能比無知與知識之間的落差更嚴重」來破題,非常發人深省。成功企業家則點出三個可能的理由,分別是資訊超載、負面過濾與欠缺追蹤計畫。

🥷 知識來得太簡單,所以不會促成行為的改變
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知識,無論是從文字、影音、Podcast、講座或其他地方,但大多數的人並沒有暫停下來整合新的實用知識並付諸行動。人腦不斷在做兩件事:學習新知與遺忘舊知。如果忽略某件事,我們很快就會忘記它,這等於在訓練自己「知而不做」。真正的學習必須注重「間隔重複」,專注幾個關鍵概念,一再重複,讓自己深深沈浸其中,再近一步擴展觀念與技能,才能真正精通一個領域。

🧟 太容易抱持負面思維
如果我們做對的事情卻沒有被注意到,就會開始懷疑自己與別人,豎立起防衛機制來保護,用完全被負面思考主宰的大腦過濾一切事物。負面過濾會讓人只注意到一小部分內容,並容易太早妥協。我們需要的是可能性思考,對任何新資訊都抱持開放性態度,這樣才能激發創意。企業家舉了公司營運長為例子,她過去抱持著負面思維,任何提案上來就先否定,導致與其共事的人非常辛苦,因此他給了營運長一個作業:「綠燈思考」,在聽到新的提案後,必須積極找出對的地方,告訴自己哪些裡面是有價值的,這樣才能產生真正有用的東西。

🚀 欠缺追蹤:改變習慣或行為需要真正全力以赴
學習不只是發生在腦子裡,而是要有一套計畫去運用知識,因此要實施辦法,除此之外還需要有精神支持與責任感,最重要的,必須要有追蹤計畫,這樣才會得到好的結果。因此今天若你是一位主管在帶人,必須設定動態的學習目標,並且強調正面特質,發現這個人做對哪些事情,這會在學習中發揮很大的力量,然後重新指引他們,讓他們繼續改善。作者認為唯有精確熟練才能生巧,這其中必須重視紀律多於藝術,最終才能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