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BY 貳團 Amy (小吳)

戒嚴台灣小說群像

在小小書店的電子報告看到這本書的介紹,因為先前讀了賴香吟的《天亮之前的戀愛:台灣日治小說風景》實在很喜歡,看到相同類型的台灣文學文評沒有太多猶豫就買了。朱宥勳的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也沒讓人失望,朱的文字若跟賴相比,當然不若優美,但易讀性高,若是作為非文學讀者,結果網路及時下流行用語,應該人更能進入狀況。

特別喜歡的是〈因為鍾肇政不只想到他自己〉不怕生的一人牽起台灣文學圈的鍾老、〈鍾理和不再只是他自己了〉笠山農場的創作故事,以及〈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文學生涯〉情報機關如何秀過文化滲透世界文學圈。

回想起來,作為國立編譯館的末代使用者(?),在我的國高中國語/文,賴香吟的《天亮》和朱宥動的《他們》裡的作者,似乎只有收錄了鍾理和的作品,即使是台灣文學有名的作者賴和、楊逵、吳濁流、鍾肇政、葉石濤、聶華苓、郭松棻、陳映真或七等生,都一直要到大學,因為身邊的同學推薦才知道或有機會閱讀。

即使大學唸書的地方,就是發生文學運動的場景,讀過郭松棻的《驚婚》,常吃飯的地方是陳映真《人間》雜誌攝影師開的餐廳(已經關門的餐廳「大紅」)也一直要到讀了這本書,才對他們的故事有清楚一點的輪廓。

其實這樣的書讀起來就像是在讀文人的八卦一樣,但是比起一篇篇的網路文章,有資料來源、有老牌出社背書的紙本書籍還是太好了。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這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