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BY 貳團 Hong O'Neal

這本書使我了解科學家是一群好奇心旺盛、瘋狂、有冒險精神且時刻讓自己保持理性,避免自身偏見影響實驗結果的人。

科學家發現蚱蜢遇到蜘蛛時,新陳代謝會產生變化,他們想了解蚱蜢會有壓力是因為蜘蛛會吃蚱蜢,還是單純怕蜘蛛。
他們就在對照組將蜘蛛的口器封起來去嚇蚱蜢,驗證假設。

科學家為了研究螞蟻要怎麼回家,以及牠們怎麼知道要走多遠,用了三組螞蟻做實驗,仔細觀察。
一組是正常螞蟻,另一組是把螞蟻的腳折斷,第三組科學家將螞蟻的腳接上鬃毛,變長。

科學家發現雄性果蠅和人類一樣,欲求不滿時,會渴望酒精。他們想研究果蠅欲求不滿是遭主動拒絕還是因為性剝奪?
他們分了兩組做實驗:一群果蠅被迫禁欲,另一群在後宮開派對。
實驗過程中,科學家甚至還去掃描果蠅大腦化學物質的變化。

作者說大部分時間可以相信科學家,但要小心偽科學。
偽科學特徵:
1.缺少自校正
2.逆轉的舉證責任。
3.過度依賴軼事資料
4.未定義的詞彙
5.拒絕認真看待證據
6.政治意圖最為優先
7.嘲笑或威脅批評者
8.哪裡有錢往哪裡去

生物學家Rachel Carson寫了《寂靜的春天》後,化學公司表示不滿,開始攻擊她。說她是女性,歇斯底里,不能相信女人說的話。
作者說Carson的書證據完善,論證清晰,引用754筆參考文獻,仍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但反環保人士仍散播錯誤資訊,阻擋眾議院在2007年Carson百歲冥誕向她致敬。

今日科學需要更多業餘者(公民科學家)參與,能在任何地方的任何時候測量任何東西的專業科學家人數不足,他們必須仰賴公民科學家記錄發芽時間、鳥類遷徙及很多事物。

這代表人人都可加入科學研究,參與其中享受樂趣。科學世界會感謝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