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1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 BY 壹團 Jenny(羽)

在一年初始,大家總有新年新希望,在立長志和常立志的輪迴中,我們一方面在過往意志力失敗的經驗中沮喪,一方面仍許下了雄心壯志;在我們自認可以悠遊在夢想大海,穩當地航向目標時,若遭逢壓力等巨浪襲擊翻覆,本書所提供的方式,可像是一艘救生艇,讓我們一直想完成的意念,不至於沈沒而消失。
    本書有幾個觀念很受用:
(一)意志力包含「我要去做」、「我不去做」和「我真正想做」三種力量,而意志力如同肌肉一樣,是可以透過訓練去強化,平時可找一件該做的事(我要去做的意志力),或不該做的事(我不去做的意志力),去鍛鍊自制力,甚至可為自己找「真正想做」的強大動力,能在我們疲乏想放棄之時,提醒我們繼續堅持下去。
(二)本來以為意志力是個人擁有的天生心理素質,本書告訴我們,壓力是其大敵,與其一直勉強自己去堅持,不如透過呼吸法、運動、良好的睡眠和冥想去消除影響意志力的因素。
(三)心理學家所提「道德許可證」的影響也值得深思,當我們做了一件好事,對自己感到滿意時,反而更有可能信任自己的衝動,而這通常允許自己使壞;這就容易解釋,我們常在努力運動後,反而容易放縱自己去享受美食,因而離減重的目標,始終有一段距離。
(四)腦中的「酬賞系統」,會釋放多巴胺,而多巴胺的作用是激發行動,而不是提供快樂感,是一種會讓我們感到能得到酬賞的承諾,簡言之,就是欲求;但現今過多的刺激,壓榨了我們的酬賞系統,如同上癮一般,讓我們的欲望越來越多,甚至欲罷不能;這雖然是「酬賞系統」的負面影響,但我們也可以利用其成為意志力的來源,利用多巴胺與酬賞的承諾來激勵自己和他人。
(五)有效的抒壓是維持意志力的重要行為,可避免「管他的效應」而自暴自棄,本書也提供一些真實的面對人性的弱點的方式,如:"十分鐘的等待”,讓自己降低立即滿足的欲望,同時想像未來可能獲得的最佳報酬,可增加自己努力的意志力;甚至破釡沉舟,先對未來目標預做行動安排(如想健身,先預購健身會員資格等),並多設想未來的自己,讓未來的自己與現今的自己連結,以減少因其間的疏離,而避免把不當的期望寄託於未來。
(六)人是群體動物,善用同儕團體的力量,讓有同樣目標的夥伴協助你完成任務,你可以與團體分享我們成功的消息,或把目標告訴大家,這種公告周知的壓力,可維持我們持續努力的動力。
(七)對於不想做的事,也不必一直去壓抑,一直壓抑反而得到反效果,一旦放棄控制,這些念頭反而不會影響你。
總之,本書對意志力的剖析,讓我們清楚知道無法持的人性弱點在哪裏,在面對自己真正想完成的事,或許可消除可能影響意志力的因素,並利用可增強自己自制力的方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願以此書與大家勉勵,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逐夢踏實,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