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月亮與螃蟹》是道尾秀介獲得直木賞的作品,個人則分類在「我不喜歡的道尾秀介作品」中――有過《向日葵不開的夏天》的慘痛經驗,一看到道尾的小學生男主角,內心便紅燈狂亮警鈴大作:該不會又是個令人厭惡的死小孩吧?事實證明不但直覺準確無誤,尤有甚者,整部作品沒半個討喜的角色,故事又花了極長篇幅敘述小學生瑣碎無聊的愛恨情仇;作者標誌性的數度翻轉與敘述性詭計並未出現,反而發揮了他同樣擅長的、令人反感的人性描寫(稱讚意味),也難怪被譏諷「有這麼想得直木賞嗎?」……呃,事實上還真給他拿下了,文學獎的標準真是謎啊…
儘管這本我個人並不喜歡,但道尾對細膩人心的描述、以及精準的象徵運用仍然值得稱賞:書前導讀的佳多山大地認為道尾對「人類如何看待自己外側的世界」這個命題有強烈興趣,因此經常以十歲左右的少年為主角,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開始意識到自我和家人以外的「世界」;除此之外,我覺得作者特別以孩童凸顯社會化之前,人性的自私、殘酷、短視與偏見等負面特質,令讀者在厭惡中又無法不產生物傷其類的同理同情…總之這本屬於道尾的「致鬱系」作品,想要讀完後滿滿不愉快的後味就挑這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