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verse Begins《元宇宙》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本書以各種面向來做 metaverse(元宇宙)的解析與介紹,包含了定義、分類、應用以及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
🟥什麼是元宇宙
大約從 2021 年第三季起,metaverse(元宇宙,以下皆以中文稱之)這個詞就如同病毒似的充斥在媒體版面,除了同年 10 月 Facebook 為了彰顯其發展元宇宙的決心而將公司改名為 Meta 外,許多國際級企業以及科技巨頭像是 Google、Microsoft、騰訊等也紛紛公開自己對於元宇宙的開發方向以及投資計畫,好像沒有在元宇宙沾上邊就跟不上世界的發展趨勢一樣。
那麼元宇宙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會不會是下一個泡沫?在探討這些問題前,有必要對元宇宙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
🔷元宇宙的定義
所謂的元宇宙,便是指虛擬與現實交互作用、共同進化的世界,可在其中展開社會、經濟、文化活動,並創造價值。
metaverse 這個詞最早是在 1992 年由 Neal Stephenson(史蒂文森)所出版的科幻小說 Snow Crash《潰雪》出現,現在所熟悉的 avatar(虛擬化身)概念也於該小說中首見。有許多科技的應用或者是發展,其實都是借鏡於科幻小說的情節,科幻小說就某方面來說也可以說是我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而企業與科學家便是努力讓這想像成真。
(-)
🔷元宇宙的發展歷程
雖然近來元宇宙的概念如同爆炸似的發展,但是元宇宙其實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甚至可以說這個領域已經發展了三十年以上也不為過,只是過去並非經常以元宇宙這個名詞稱之。
先回到元宇宙的定義,所謂的元宇宙便是指虛擬與現實交互作用,而早在 1930 年便出現了飛行訓練模擬器,1957 年出現了史上第一台 VR 裝置、類似室內遊樂場的摩托車電玩機台,以及 1972 年以三面螢幕模擬操控飛機的駕駛艙等等,都是利用科技讓人從虛擬世界上體驗到現實世界的感官刺激,其中的 VR 技術更是起源於 1840 年所發明的反光立體鏡,該技術透過視覺的錯覺、讓人可以藉由兩張相片看見一個立體的物品。
而前面舉例的 VR 技術也僅只是元宇宙的其中一種類型,如今的元宇宙在技術的成熟下,各種類型可以互相融合、並且以複合的方式提供更好的體驗。
(-)
🔷元宇宙的核心
元宇宙是一種應用,換言之元宇宙其實是綜合了許多的技術以及不同領域的發展成果,而這些核心技術與元宇宙的發展與體驗息息相關,其中一項元素的落後便有可能拖垮整個元宇宙的發展,而元宇宙的核心技術可以依其名稱描述為 XR + D.N.A.。
XR, extend reality(虛擬融合技術)
D, data techonology(數據技術)
N, network(網路)
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元宇宙的發展之所以近來逐漸被關注,便是因為上述這些核心技術有較為突破性的發展,像是 XR 中的 VR 與 AR 技術精進、大數據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善用所收集到的數據並加以分析、網路傳輸速度的增加以及延遲的降低、以及人工智慧應用中的深度學習等等,這些技術的綜合應用除了讓元宇宙的發展變的可能、也大幅提升了使用體驗。
而核心技術中的 AI 人工智慧與元宇宙相仿,也在數年前有了爆炸性的成長與話題性,但 AI 也並非嶄新的概念,只是過去的硬體技術跟不上我們的需求,而近幾年來硬體規格的提升、大數據的發展等等,讓 AI 的發展有如水到渠成,如今的元宇宙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
🔷元宇宙的類型
前面提到 VR 技術僅是元宇宙的其中一種類型,實務上根據 Acceleration Studies Foundation(加速研究基金會)依據元宇宙所呈現的空間與資訊型態,將元宇宙分成四種類型:
🔸Augmented Reality, AR(擴增實境)
在現實世界中增加外在環境資訊,較具代表性的便是 2016 年所推出的《Pokémon GO》。
🔸life logging(生活紀錄)
將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的活動資訊與虛擬世界相連整合,像是紀錄跑步或者是運動資訊的各種應用程式。
🔸mirror worlds(鏡像世界)
將外在環境資訊整合到虛擬空間中,知名的 Google Earth 及 3D 地圖便屬此類型。
🔸virtual worlds(虛擬世界)
個人或事物存在於完全虛擬的空間並在裡面活動,像是 2018 年推出可以打造自己虛擬形象的 Zepeto。
隨著技術的演進,上述四種類型的元宇宙原本是各自發展,但是近來有互相融合的趨勢,再加上區塊鏈技術的導入,讓元宇宙的發展更加熱絡、而且也更具有想像性。
(-)(-)(-)
🟥元宇宙的應用
媒體上談論到元宇宙時,往往著重在娛樂產業或者是辦公場域,但實際上元宇宙的應用可以涵蓋各種產業,以下便列舉數個元宇宙應用的案例。
🔷製造業
過去製造業若要打造一個新的產品、模具或者是產線,都需要經過多次的嘗試以及試誤、以達到效率與品質的最大化。但在嘗試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以及資源打造原型機或者是規模較小的成品,而這些都會拖長研發或者是推出產品的期程。
而以 NVIDIA(輝達)發表的 Omniverse 模擬平台為例,該平台可以呈現出現實生活中的的物理定律,像是陽光強度、空氣密度、風力水流等等,可以利用該平台打造出虛擬工廠,除了模擬所有的機具設備外,還可以加上作業人員的行為模式,優化整體環境的設計與配置。根據書中引用某位 BMW 負責生產的經理表示,該平台除了減少擴廠的計劃時間外、還將整體效率提升了 30 %。
(-)
🔷消費購物
近兩年來由於新冠疫情肆虐,線上購物又迎來一波成長,但是實體購物與純電商相比還是有其不可取代之處、像是購買衣服時有試穿過比較知道適不適合;或者是買鞋時因為各家廠牌尺碼略有差異、還是得實際試過才比較準確;又或者是購買化妝品時、沒有現場試畫很難判斷哪種顏色比較適合自己等等。
而透過元宇宙虛實交互作用的特性,已經有許多廠商踏入這塊領域,像是 L’Oréal(萊雅)推出了虛擬美容服務、Nike 推出虛擬測量鞋碼,以及其他廠牌提供虛擬試戴眼睛或者是試穿衣服的服務,都能夠讓消費者脫離現實與虛擬的分界,享受到更良好的體驗。
(-)
🔷教育訓練
過去的教育訓練中多為言語講授、或者是透過影片的輔助等等,但是卻不一定有實際動手的機會,也經常造成訓練成效不彰。
而在許多具有高風險、或者是模擬實際操作費用高昂的職業中,像是消防員、飛行員、醫師、甚至是犯罪鑑識等等,便可以透過擴增實境的方式,實際模擬緊急情況時該如何因應,而過去的 VR 往往僅能呈現影像以及聲音,不具有足夠的真實性,如今的技術甚至可以重現觸覺、溫度等等其他感官刺激,大幅的增加模擬的真實性、同時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在製造業中若能夠將裝配說明以 VR 呈現、而不是冷冰冰的說明書,這種訓練方式與文字或影片相比能夠大大的增加沉浸感並且有效的提升學習效率,因為看再多、聽再多都不如自己實際動手做一次。
(-)(-)(-)
🟥元宇宙的利弊
一個技術的發展以及普及,勢必會帶來正面與負面的衝擊,正面的部分可能是帶來更高的效率或者是更佳的體驗、而負面的部分則可能是衍生出新的犯罪方式,以下便針對這種技術的發展或普及所可能帶來的影響作說明。
🔷元宇宙的光明面
前面曾提過擴增實境可以讓使用者經歷非常真實的體驗、就好像身入其境一樣,而這種技術也可以應用在讓人增加同理心、以幫助我們換位思考。
過去美國對於有色人種、尤其是黑人有著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在 1930 年代甚至彙整了非裔族群可以前往的地點、因為當時許多飯店跟餐廳拒絕非裔人士進入,而那些彙整的資訊就是所謂的 Green Book《綠皮書》。有一部虛擬體驗紀錄片 Travelving While Black《當黑人旅行》便是讓人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去體驗身為非裔人士所做的旅行,以體驗他們所身處的困境與歧視。
而這種技術同時也能夠用來協助失智症、憂鬱症患者或者是長者,透過重現他們熟悉的經驗或者是回憶,幫助他們放鬆並且卸下心防、重新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等等。
(-)
🔷元宇宙的黑暗面
而元宇宙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的不少的負面影響,像是法規經常無法跟上快速出現的各種新興服務,缺乏足夠的監管機制等等。
除此之外,近來人工智慧中快速發展的 deep fake(深偽)技術、由於可以創造出真實性極高的虛偽影片,更讓許多人陷入性騷擾或者是威脅的困境,過去所謂「有圖有真相」的年代、現在連有影片都還不一定是真實的,而這種技術若被用在政治抹黑或者是種族汙衊上、帶來的負面影響皆難以想像。
另外在元宇宙的各種體驗中,勢必會需要收集並應用到更多使用者的資訊、甚至是具有極為敏感的個人隱私或者是生命特徵等等,若缺乏嚴謹的資料處理或存取規範,都有可能傷害到使用者的權益。而近來非常風行的 NFT(非同質代幣),因為並非版權擁有者才能夠發行相關的 NFT,也有可能傷害到著作權等等。
(-)(-)(-)
🟥小結
元宇宙的話題近幾個月以來有著爆炸式的成長,不過嚴格說起來「元宇宙」其實已經發展了數十年,只是過去不會以這個詞稱呼罷了。
而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這種虛實整合的技術發展出各種線上工作所需要的場景與應用,接著在科技巨頭紛紛表態的同時、這個詞忽然成為世界的新寵兒,最近這股熱潮綜合了區塊鏈的應用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除了區塊鏈領域本身就蓬勃發展的虛擬貨幣、NFT 以及 DAO 以外,綜合了元宇宙概念後更讓虛擬土地成為炙手可熱的標的,吸引許多名人以及企業大舉投入,像是國際企業 Addidas 便花了 178 萬美元在 The Sandbox 購買虛擬土地。
事物的定義往往隨著技術的演進以及綜合的發展而有所變化,主流媒體所謂的元宇宙更像是著名小說 Ready Player One《一級玩家》那種虛擬與現實體驗並無二致的那種境界,若目標為此那我們目前還在相當早期的開發階段,不過這些技術與應用已經讓我們對於未來充滿著各種想像。
筆者不禁覺得「元宇宙」、「NFT」近來都有過於投機並且泡沫化的跡象,不過這並不代表這些技術或者是方向是騙人或者是不切實際的,但要能夠務實的對這些新興技術有著客觀的判斷,就要做足功課並對這些事物有足夠的了解,而對於元宇宙而言、這本書是非常好的入門選擇。
個人網站好讀版:https://www.morvenhsu.com/?p=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