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嘗試投稿社論,
先後投了聯合報、自由時報,
沒中。
學藝不精,就要借書來研究一下。
新聞分硬性新聞(hard news)、軟性新聞(soft news),
硬性新聞有:政治、教育、社會、突發、財經及國際新聞。
內容具公共性質、公眾利益,
著重時效性。
硬性新聞稿與說明文、記敘文類似,
特點是筆調客觀嚴肅,
不會滲入情感,
從宏觀角度陳述新聞事件。
軟性新聞則是有人情味的新聞,
如特寫、花絮、手記,
較貼近社會大眾的生活。
軟性新聞性質像抒情文、描寫文、小品文。
注重細節,較有人情味。
通常以特寫形式出現,
如人物特寫、場景特寫。
可補充主體新聞的內容。
新聞學的倒三角新聞敘事結構:
★標題:
新聞報導的精華
讀者可從標題大概知道新聞內容
用字必須言簡意賅,提煉出新聞重點,精煉簡潔。
★導言
新聞報導第一段
交代事件最重要、最新鮮的內容
勾勒事件的輪廓
用字簡潔,不能長篇大論
★主文
有條理地詳細陳述新聞事件內容
提供新聞事件的背景資料、數據等
內容必須層次分明,使讀者可深入了解新聞事件
★結尾
一般總結全文內容或補充背景資料
非每篇報導都有結尾
一則新聞事件可以包含許多資訊,
如果是重大新聞事件,
其中蘊含新聞訊息太多,
無法在一篇主稿報導中完全交代所有新聞內容,
此時記者除了要訂出主稿的新聞主題,
也要因應內容訂出次要的主題,
透過"副稿"的文字報稿、圖表形式表達相關新聞資訊,
但必須配合主稿,
使讀者更全面了解事件。
依附主體新聞的解釋性新聞,
就是副稿。
新聞報導元素:5W1H
每篇新聞由5W1H元素組合:
What何事
When何時
Where何處
Who何人
Why何故
How如何
何謂一般評論?
事情與人皆可成為評論題材,
只要你對某件事、某個人或某間餐廳的菜色有意見,
都可當評論人,
撰寫評論、抒發已見。
不同類型的評論:
影評、樂評、食評、藝評、時裝評論、書評、體育評論、財經評論。
何謂新聞評論?
以最新鮮的重大新聞事件,或由新聞事件引發的議題,
作為議論的題材。
新聞評論的類別
(1)社論
社論是最常見的新聞評論形式之一,
可以說是報社發表意見的平台,
代表報社對議題的立場及取態,
亦能反映報社風格。
社論需反映民意,
同時擁有輿論導向的作用,
通過分析議題、提出觀點與建議等,
影響讀者對議題的看法,
引發公眾更深入思考,
甚至影響議題的發展。
(2)評論專欄
大部分報章都設有論壇版、專欄版,
刊登由時事評論員、專欄作家、市民撰寫的投稿,
評論者用真實姓名或筆名發表文章,
立場可以代表個人意見,
也可以是撰稿人代表所屬機構或組織團體的立場,
撰寫評論文章,
為某個界別、階層發聲。
(3)其他新聞評論的平台
網路時代,發表評論的平台不再侷限於報章、雜誌,
一些時事評論員會透過網站、個人網誌發表文章。
要寫好評論,需掌握不同思維。
(A)縱向思維
是較傳統的方式,也是一般人的慣用思考模式。
縱向思維是線性思維,
特點是按部就班,
講求連貫性,
脈絡清晰。
講求邏輯,具系統、實用、嚴密、深入性。
是啟發論據和尋找論點的有效思考方式。
縱向思維適用於事物的時間順序、歷史、結構性探究。
(B)橫向思維:
尋求新意與突破,打破傳統思考框架,
不受邏輯規限,
把思維向不同方向擴散,
探索各種可能性的概念。
這就是橫向思維。
橫向思維試圖從常規以外的方面、方向下手,
增加思考的廣度,
突破議題本身的結構範圍,
嘗試從其他領域尋找解決問題的啟示或答案,
啟發新想法和創造性的方案,
替代固有的方案。
橫向思維的關鍵: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C)逆向思維:
一般循事務發展的方向去思考問題,
並探究解決方法。
逆向思維則相反,
是朝著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思考,
尋找問題的出路。
逆向思維也是能將事物的缺點變成優點的思考方式,
化不利為有利。
(D)批判思維:
批判思考試探究事物的真正價值,
評估原因與缺失,
涉及高層次的思維能力。
如分析、評估、推論、解決問題、決策等等。
批判思考的目的是探討理性和嚴謹的議題,
講求精確、邏輯、中肯和深度。
新聞評論講究論點發揮、論據運用、論證的方法:
(一)論點:
論點是作者在新聞評論中所持的觀點或見解,
在一篇評論中,
論點是全篇的核心,
作者以論點為基點,
透過論證的發揮,
目的是要說服讀者接受他提出的論點。
擬定新聞評論的觀點,
首先要廣泛閱讀有關的新聞資料,
再從不同方向思考,
從而尋找可以發揮的論點。
(二)論據:
要論點持之有據、言之成理,
需要的是支持論點的客觀證據,
也就是論據。
論據分為事實性論據、理論性論據。
1.事實性論據
包括客觀存在的各種具體事物,可以是事實、事例、數據與資料。
2.理論性論據
包括規律、常理、定律、公理、名言、諺語。
(三)論證:
論證是利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擬定好正確的論點和有力的理據後,
接著便是以適合的方法論證,
說服讀者接受論點。
一篇好的評論,
在論證邏輯上要嚴密周到,
還要概念清晰,
層次分明,
方可打動與說服讀者。
論證方法很多,
甲、舉例論證
透過舉例來證明論點。
例子包括具體事例、歷史事蹟、專家之言,
例子必須具體,並針對論點。
乙、類比論證,
利用事、物之間類似的特點或關係來推論或證明另一道理。
丙、反駁論證
以反駁對方所持的理據以支持自己的論點,
一般事先提出要反駁的論點,
然後再申論反駁的論據。
丁、歸納論證
是透過羅列和分析具體事例來歸納一個結論。
戊、演繹論證
是依據一般事理或公理的正確,分析演繹個別事務的正確性,
從而做出結論。
評論時先提出一般的原理、公理作為論證的基礎,
可以引經據典,
也可是格言警句,
又或是大眾認同的公理。
在作為前提的論據成立時,
繼而論證個別事務的正確性,
再引申結論。
(四)建議
新聞有啟蒙和監察的功能,
新聞評論除了分析時事政策、引導輿論外,
亦具有前瞻性,
提出具體建議,
供有關當局參考和大眾討論。
新聞評論最重要的是選取題材和角度。
可循下列方向考慮:
1.新聞性
2.針對性
3.政論性
4.公眾性
評論的題材
A.政治議題:政治事件的評論、政策的評論
B.社會民生議題:
C.突發新聞議題
D.國際新聞議題
E.經濟新聞議題
F.教育新聞議題
要定出分析的角度,可從四方面考慮:
事件背景、核心、影響、建議。
撰寫新聞評論,要留意一些陷阱:
常見四大陷阱
1.論點和論據之間不統一,關係牽強,論據根本不足以成為支持論據的證據。
2.理據薄弱,論證草率,欠缺說服力。
3.論點缺乏理據支持,反覆陳述,欠缺論證。
4.評論立場偏頗,帶有個人主觀意見。
行文至此,告訴自己,
投稿這件事,就是多投,
改進,再投。
一開始是最後一名沒關係,只要能後來居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