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愛呢?戀愛經驗稀少的我一直想著,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位對象讓我認真的想談戀愛,想學習去愛。
直接從閱讀經典開始,佛洛姆的此本著作雖然是好幾十年前的作品,但放到現在依舊有可看性。
醜話說在前,如果是想找尋「告訴我如何做」等解決方法的人,本書並不能達到你的目的。這本書是從理論文字描述告訴你愛有哪些特點,以及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和歷史演進。
1⃣觀念/愛是藝術嗎?
如果愛是藝術,就需要學習,需要知識與努力。
影響人認為愛不需學習的態度有三個因素。
1.今日多數人相信愛是一種愉快的感受/偶然的經驗/是一個人如果運氣好就可以墜入的東西。所以愛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是如何被愛,如何變得可愛。
2.當代文化公平交易特色史的人將愛連結與人性貨品相關。舉例來說愛情像辦一項交易,評估(交易)對象從社會性的價值觀點來看是否令人渴望,且評估我個人外在和隱藏著的資源。當兩人考慮自身交易價值的邊際界線,發現對方是市場上自己所能獲得的最佳貨品,就墜入情網。
3.把墜入情網的短暫刺激混同為永久性的愛情狀態。兩個陌生人因愛消除隔閡,感到合而為一時是有其神奇性的感受。當兩人越來越相識,彼此的親密喪失當初的神奇性感受,直到最後格格不入/互相失望扼殺了當初興奮所遺留下的一切。
了解以上使人誤解的三個因素後,放棄愛情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能的,因此唯一我們可做的就是去思索失敗的緣由,並開始學習愛的意義。
2⃣簡單提到愛有那些要點
1.愛的首要意義是給予,給予是能力的最高表現,我們在給予行為中體驗到自己的力量,也使之充滿喜悅。
2.愛的其他基本因素有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
3.成熟的愛是保存自己的完整性,主動去愛他人。
4.一個成熟的人在心中會同時是自己的母親和父親,同母親般無條件的愛自己,不因錯誤或罪惡剝奪愛。且抱有對生命的幸福和希望。童父親般引導自己,以法律與秩序規範自己,使自己成長。
5.愛的對象有以下幾種
(1.)兄弟愛-對其他人類的責任、關懷、尊重和了解,以及改善他生活之希望。是平等者的愛
(2.)母愛-是不平等/對無助者的愛,有兩個層次,對兒童生命的保持和成長提供照顧與責任,以及在兒童心中注入對生命的愛,使他感到活著是美好的事。
(3.)情愛-希望和另一個人完全融合,是排他性/非普遍性的。也就是我們一般談到的愛
(4.)自愛-自己也可以是愛的對象
(5.)對神的愛-宗教形式的愛我們稱之為對神的愛,和其他愛並無不同的是皆起源於人類克服隔離感和達成結合的需要。
3⃣實踐
實踐除了實際去做,沒有其他辦法。但書中有提到會有那些共通需要的條件,
1.需要格律。也就是要規律/自律的去做。
2.需要專注,我們平常總是不專注的生活,同時做許多事。但愛需要專注,專注在此時此地此刻,以及你眼前的對象。
3.需要耐心
4.要對這門藝術有無上的關心
4⃣最後分享一些書中觸動我的一些語句。
*我們這個文化中的人們,在愛的藝術上雖然失敗,卻極少有人去學習。這是因為他們內心中雖然渴望愛情,卻幾乎把每件事情都認為比愛情重要;成就、聲望、金錢、權勢,我們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這些目標上,因之也變少人肯去學習愛的藝術。
*無助只是瞬間狀態,而用自己的腳站立和前進卻是永久性的、大家共同的狀態。
*真誠的愛是建設性的人格表露,它含有照顧、尊重、責任和了解。
它不是被他人所影響而產生的傾向,而是一種主動的努力,是為被愛者的成長與幸福而做的努力,這努力的根基是自己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