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企管系教授的著作,整理管理學的知識,希望年輕學子能夠應用在生活上:
1. 「期望–確認」模式:**滿意**是由一個人對一件事物期望和結果是否一致決定是否**滿足**。
2. 「知覺價值」:對某件事物結果效益的整體性看法,基本上,對某件事的**知覺價值**越高,滿意度越高。
3. 「知覺品質」:知覺價值=**知覺品質**-代價。
4. 「柏拉圖最適」:若再增加某一方面的生產或消費活動,必定會減少另一方面效用的狀態。
5. 「利基原則」:「比較利益」後使獲利的根基。
6. 「金魚缸法則」:透明度越高,行動越容易被檢視,越能知道自己最適合的工作。
7. 「願景」:一種可以實現的夢想,是腦袋中想像「預先看見未來」的景象,也是心智才能高度品質表現。
8. 「獨特優勢」:個人/企業最大的**獨特賣點**為何?
9. 「期望理論」:一個人採取某項行動,其意願大小取決於該行動能或的結果的期望強度。
10. 「溝通經濟學」:花費的言語措辭和溝通成效的比例。
11. 「霍桑效應」:工作環境中人際關係的好會是影像工作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破水桶理論」:珍惜老朋友比開發新朋友更重要。
13. 「關係平衡理論」:三者(多者)關係的情緒平衡和利益權衡間取得平衡,反之,造成認知失調的緊張況。
14. 「櫸木桶理論」:一個櫸木桶能夠裝水的容量大小是由櫸木桶中長度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
15. 「80/20法則」:將事情拆解成碎片化的任務,優先有效地完成最關鍵部分,
16. 「長尾理論」:將足夠多的非熱門產品組合再憶起,可形成一個勘與熱門市場匹敵的大市場。
17. 「BCG管理矩陣」:根據利潤成長率與業績數量等,將事業分為明星、金牛、問題與落水狗產業。
18. 「利潤最大化」:在時間、預算、人力和財力資源的限制情況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