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

上一堂人生國文課:希望老師有教我的事,關於際遇、抉擇、傷痛,以及無論順逆都能優雅起身 BY 貳團 謝小草

脫離考試的國文,是一道道的人生課題!

從小接受學校教育,
總無法感受到學校所學在生活上的應用,
也因沒有生活與人生的連結性,
導致在學習時常常興趣缺缺,
而只是在心裡納悶著,
為什麼要學古文、三角函數、各朝代歷史與地理這些學科呢?

這些看似與我們生活及人生無關的學科,
卻充斥著我們最精華的學習時光,
莘莘學子也不過是應付著考試、升學而讀。
但如果遇到羊咩老師或歐陽老師來教你國文,
相信你就能對國文與人生產生不一樣的連結性…

在歐陽老師的《飄移的起跑線》中,
提及許多國文創作教學來幫學生做連結,
像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幫張愛玲做履歷健檢」,
歐陽老師透過SWOT分析圖、雷達圖與上帝造人圖,
這些生活中時常運用到的分析方法,
讓學生變身為張愛玲,
一一細數她的人生,
這不就讓高攀不起的張愛玲,
成為身邊芳鄰好友般的親近了嗎?

在羊咩老師《上一堂人生國文課》一書中,裏頭的教學方法更讓我驚奇,
她用最愛的電影、戲劇、漫畫,
串聯起16歲與各朝代人物的作品,
那些生澀難懂的古文,
憂國憂民、遷嘀之苦、懷才不遇缺乏連結的國文課,
在羊咩老師的比擬對照連結下,
為彼此拉近了不少距離。
再佐以「預習失敗」的人生經驗引導,
讓國文變得了人生的課題,
而非硬梆梆的古文。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與韓劇《大長今》,
看似無關的二件事,
卻一起體會了人生的低谷,
柳宗元原是人生勝利組的他,
被流放到懷疑自己
在被貶官身陷人生的低潮時,
仍可以活出自己為柳州鞠躬盡瘁,
興辦學堂為柳州埋下文化種子。
而同為被貶至多栽軒的大長今,
最終成功栽培出新作物鼓舞了同僚,
二人就在人生的轉折時,
能堅持做自己並優雅轉身…

能吸引讀者目光的不外乎要有共鳴,
羊咩老師善用鮮肉們,
喜歡得漫威電影來連結古文產生共鳴,
猶如鋼鐵人史塔克的遺言:
「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結局……但現實不總是盡如人意」
境與天龍八部的蕭峰三度抉擇不謀而合。
有共鳴點的黏性,
讓學生想甩都甩不掉!
甚至連早已脫離學生時代的我,
看完羊咩老師的國文課連結,
讓我都去想去翻翻,
那些曾經覺得乏味枯燥的國文課本,
重新與王羲之、柳宗元與諸葛亮等,
向他們學習記錄生活、
為體悟留下些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