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本書部分重點內容
一、理財鐵三角:
緊急備用金作為基底,保險為中層緩衝,最上層才是投資,增加財富累積的速度。
終身險跟定期險的差別在哪?
前者可以說是將保費讓保險公司拿去做資金運用。但實際上將兩種險別的保費差額拿去長期投資的年化報酬,
即足以應付定期險之下未被涵蓋的風險。因此作者建議資金不充裕之前提下,可以選擇定期險就好。
(1)失能:失能險是類別中容易被忽略的。在無法工作又需要別人照顧蠟燭兩頭燒之情形下,常是壓垮一個家庭財務的元兇。因此儘可能拉高失能一次給付。(給付500萬以上為佳)
(2)傷病:重大疾病險(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重大傷病險(涵蓋範圍更廣)
(3)醫療:因為雜費支出多,所以應注意實支實付的保障。如果預算夠建議保兩家以涵蓋足額之升等病房費及雜費。
(4)壽險:若你上有雙親,下有子女則須考慮。
(5)意外:為了避免意外所帶來之失能,建議300萬以上為佳。另向產險公司(可能比壽險公司所賣)之意外險保費較便宜。
二、複利鐵三角(72法則)
*資產翻倍=72/年化報酬率
也就是6%須12年,10%須7.2年,資產才會翻倍。
*不要小看拿鐵因子
每天省下100元咖啡錢,拿去投資複利成長40年後,可變成80萬之資產
*時間(複利)可彌補本金不足之缺點
*指數化投資:股債平衡?資產配置高者,得買債券型ETF(例如美國公司債,普遍認為是債券中較他國風險較低者)
*不想被課股利稅?英股(VWRA)累積型,不配息,直接在淨值上做變化,等同幫投資人再自動投入。
三、
*面對風險,應該是以「管理」取代「避免」的方式面對。持有多元化資產就可以彰顯其必要性
*自身年齡大小與股債配置中債比例高低成正比,年紀越大,債配置的比例越高。因為面對波動,無法再以長期間來淡化,也沒有源源不絕的主動收入。(110-年齡=股票配置至少應有的比例)
*最好的投資時機,就是盡可能讓每一分資金盡快參與市場的成長。如果決定分批投入(定期定額)就不應該在市場下跌時停止投入。
四、本書特點與結論:
1、清楚:
每大章節,或每小節開始之前,都會搭配一個整理過後的圖表。我覺得這樣不但更能作證作者的說明,也讓讀者更能了解文字的意涵。相較於某些某些投資書籍,不是內容太簡單不夠深入,不然就是理論太多,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在讀天書。
2、教你方法:
再者,在投資的過程中面臨大大小小的選擇,個股還是指數投資、指數投資的配置與比例、該配債嗎?要開國內還是海外券商?一年要投入多少?等等等⋯⋯,作者都有舉實例說明並提到兩方選擇考量的事項。教如何釣魚的方法而非把魚直接給你。
3、範圍不狹隘:
書中內容涵蓋很廣,從標的、到系統性風險、到股票以外人生的風險,書中均有涉略。例如對我而言,因本身尚未對保險的部分做良好完善的規劃,作者用極短的篇幅就完整說明各種險別的差異,與他自己是否會推薦,及讀者應評估事項。看完之後也更
本書內容既有基本知識與觀念,亦有進階的圖表與內容詳細舉例說明。十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