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9

再啟蒙的年代: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 BY 壹團 Daphne

針對一些時下的反啟蒙、反人文主義而分章節主題,來宣揚為何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及進步對人類帶來好處遠大於壞處。不過實際上蠻感覺到作者有偏頗的狂熱。推測作者是無神論,崇尚科學自然也稍微看輕宗教對人們帶來的意思。有些章節感受到作者其實沒有什麼悲憫之心。包括在環境一章提到核能發電爆炸的機率很小,且過往核電廠爆炸造成直接死亡人數不過幾十人,間接死亡及後續基因突變、癌症的數據佐證卻又草草帶過,因為看過《車諾比的聲音》,實在相當不忍那些生命、生活記憶與強烈被撕裂的生死別離在所謂的統計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啊。
許多章節拿出很多統計數據及圖表佐證科技知識為人類帶來爆發性的進步以及生活改善,也頗有《真確》的既視感。但討論到貧富差距與幸福感時,卻又直稱貧富差距是理所當然會發生的,最貧窮的低端人口已經比兩百年前過得好,有什麼好抱怨?並直言幸福感是「比較心」、「忌妒心」,實在有點看不下去。最後三章本人草草看過,後來發現他政治立場也還挺偏頗的,說自己推崇人文主義前面卻難以感受到他的悲憫之心。對宗教貶低的一無是處,認為毫無貢獻可言。比較不能苟同這樣強硬派的一家之言,我想他對科學的推崇也是一種狂熱的信仰吧。
作者因為當年演講時一名女學生提問「我為什麼要活下去?」 他為此問題感到驚訝且事後覺得當下回答不甚好。因此又決定寫一本書來回答這個問題。不過看完本書的心得是他其實根本沒回答,只是借題發揮吧。
總體來說本書討論相當多現代價值觀的議題,作者涉略很廣,討論中間也常引經據典,不過總覺得都是在為支持自己論點的看法找數據證據佐證,似乎也難以說服我。但作為看看其他人對這些價值觀議題的看法與論述是怎麼樣鋪陳的,也是個還能讓我啃完全書的一個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