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影視作品裡看見戰勝國寫下的歷史,但戰敗的德國在戰爭過後,其高官的子女如何被追究這些責任,卻很少看到。這本《納粹的孩子》講述的就是納粹高官被捕後,他們的後代如何面對世人異樣的眼光,以及如何看待這些血親犯下的罪行。
有言道:禍不及家人。但納粹的罪行太過令人髮指,世人很難將罪人與無罪的後代分開來看待。
許多的後代為求生存隱姓埋名,低調過一生,或是遠走國外尋找新的開始,更有甚者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大方公開自己是納粹後代,並以自己父輩祖輩的名號到處演講,藉此宣揚反戰。(雖然這些後代其中有位利用此道斂財的騙子,但因是特例,先按下不表)
歷史的罪名對這些孩子來說相當沉重,他們許多人甚至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未來卻又要為這些家人的暴行還債。
因人有許多面相,很多納粹官員在外是暴虐的野獸,回到家卻是慈祥的父親和丈夫。書中有些主角從小在父親的愛護下長大,當德國戰敗納粹的罪被揭開,他們被迫面對父親非人的一面,在道德跟親情中被撕扯,談論到父親時心情複雜,一方面記得他的好,一方面又無法認同他的過錯。
本書離開道德的制高點,由人性來看待這些後代的人生故事,每個人都有血有肉,不會只有單一的批判某一方,在書中可見記錄者對於戰爭的沉痛,也可看見戰爭背後的人心故事,每段歷史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類軌跡,罪與愛都無法被一語概括,對與錯亦是。
看這本書時讓我想到很久之前的公視紀錄片,內容也是納粹的後代訪談記錄,紀錄片名為《希特勒的孩子》。裡面講到戈林的姪女因為跟戈林長得太像,而且這個姓氏太過惡名昭彰,她決定絕育以免繼續誕生惡魔的後代;另一名納粹的後代則不這麼認為,她認為要是自己絕育以免誕下罪惡的血緣,就等同於認同了納粹那種血統決定一切的論調。
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無法控制他人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無關血統和親情。只要人們忘記歷史,就會再有下一個極權與戰爭,真正重要的不是斷絕某個姓氏或血統,而是永不遺忘歷史,才能不再犯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