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 BY 貳團 竹雯

你能想像嗎?夢,如果可以買賣會是多麼酷的一件事。本書描述,一家販售夢境的百貨,裡面有著從上至下的完善管理&管理&福利制度,有製夢師負責找尋合適題材製作夢境,有銷售員負責販售各類稀奇古怪的夢境給需要的客人。公司甚至還要開檢討會議,只因為顧客不愛睡覺導致業績慘淡,無法想像的是竟然還有媲美金鐘獎的最佳銷售夢境典禮!看到這段,真的讓我非常想親自去一探究竟啊。

好閱讀版,由此去部落格 >> https://bit.ly/3R64nrB

【人為什麼要做夢】
主軸圍繞著女主,其餘客人故事的部分都比較偏短,沒有著墨過多。印象很深的是在女主去百貨公司面試的過程,她對老闆提出疑問:人為什麼要做夢?

隨著劇情展開,可以發現各類人還有寵物的情緒困擾,暗戀,想脫單,想擺脫過去陰影的束縛,甚至到彌補現實生活無法被滿足的心態都有。所以你認為大家為什麼會想作夢?

我理解是,夢是現實生活拼圖中缺少的那一塊,是讓你更有勇氣拼一把的助力,更是讓你再次回到過去困境重新獲得反思的鏡子。但同時可能也是一種讓人沉溺於過去的安慰劑,或許就跟俗話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雷同。


🌟【最特別的夢境商品1】- 創傷夢
給你一個夢,再次經歷最難熬的段落,揭開自己不願面對的過往,你敢嗎?

在我心裡首選NO1.無非是創傷夢,類似考試前備戰的緊張情緒,終於熬到成績出爐,看到的卻是差強人意的成績,應該很少有人會願意購買這類的夢來再一次“折磨”自己吧。但夢境百貨的老闆卻說出了一句發人省思的話:“夢境的好壞,取決於個人”。有的顧客因此克服了當年的心魔,有的客人卻反覆忘了自己選擇購買這類的夢境,而在一次一次清醒後抱怨自己都過去多久為什麼又夢到不勘往事。

講到過不去的坎,表面上的過,但事後心理上有沒有過,又會是另一回事,都說心魔才是最難解的,我想不無道理。


🌟【最特別的夢境商品2】- 來匿名者的夢
這段比較像是傳統意義上的「托夢」,但我沒想到作者會用上這個元素,所以我給這個夢排第二。畢竟即將離開的人總想傳達訊息給留下的人,只是在這裡更像是生前人留下來的「遺言夢」,而且還是完完全全的客製化,想要什麼背景,你說了算,想要什麼時候讓對方看到,也是你說了算。我想不論是真的託夢也好,或是故事中生前備夢,也不排除是在世的人對於逝世人思念過度所造成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導致潛意識中反應出的一種念吧。

【如果我是製夢師,要做一個夢販賣,會想做什麼?】
身為一個腦洞特大的人,就拿近期的中秋節作為發想好了。登上月球和月兔嫦娥一起來個奔月賽跑,再來個幾輪桌遊拚輸贏,輸家要嗑完所有鳳梨酥,跟負責幫大家烤肉,體驗一晚在地球上完全不可能經歷的中秋狂歡之旅,我就稱之為「與意想不到之人渡過的中秋節?!」類似驚喜包的概念。不知道在座各位會有人看名字想買嗎?哈哈

【商品取名重要性!】
順帶一題,商品命名真的是一門學問!其中一位制夢師就表示懊悔,應該早點把夢取個隱晦點的名字,像她的作品之一『成為我欺負過的人30日體驗之夢』雖然獲得大受評論家好評,銷售業績卻是慘兮兮。想到最近自己也在面試,看到這種被「名字」耽誤的商品就感到超級惋惜的阿,或許他們可以考慮聘用一下我這位文字美化大師吧(誤


【結語】
作者創造了一個非常獨特的世界觀,顛覆了我們常人對於做夢這件事的想像。夢境支付方式也非常特別,客人們付給百貨的並不是我們真實世界裡的「金錢」,而是來自顧客們做夢後感知到的情緒作為交換,越稀有的情緒也就越珍貴。先承認我自己本身並不是一個夢多的人,也不排除都是被我給忘了,但通常睡醒前的最後一個夢,還是能稍微記得大致內容的,甚至能做到控制夢的內容,聽說這叫「清醒夢」。偷偷說,有時候生活中的疑惑或是困境,剛好有作夢反而會帶給我一些新的突破跟想法,想了想,或許真的有間神奇的夢境百貨藏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也說不定,只是你我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