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母愛是種禁忌? 書的第一章就一針見血, 因為深植人心的母愛迷思, 受傷的女兒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都還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然後坊間不乏敘說女兒承受母親情緒的書, 但反而卻在為自己身為人母造成的傷害開脫, 真正受盡傷害的女兒根本不敢生小孩, 怕它們會跟自己一樣一團糟, 甚至根本無法好好擁有一段關係。 書裡提到, 如果別人或諮商師聽了自己的故事後說出以下任何一句話, 建議換一位諮商師, 例如:「一切都過去了, 你得學會放下」, 「別對母親那麼嚴厲, 她也有自己的問題要處理」, 「你得原諒並遺忘, 想辦法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這些話都非常耳熟, 因為一般人如果擁有堪稱健全的母親,, 不但會無是不被愛的女兒的痛苦, 甚至會在她尋求安慰時出言指責。就是這樣過了這麼這麼多年, 尤其一路成長當乖寶寶的我, 即便意識到母親的問題, 卻不斷在繼續希望得到母親的愛的過程中被傷害, 自己傷害自己。
作者用了簡單的量表, 每當回答一個肯定的答案, 幾乎都讓我窒息, 但那句「即便每個問題都是肯定的, 都請不要認定自己『完了』或『注定毀了』」, 深深的撫慰了一個得不到媽媽的愛的女兒的心, 終於, 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 以及, 可能真的能有所改變的一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