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敘述16世紀末的萬曆朝鮮之役( 韓稱壬辰倭亂、
日稱文祿慶長之役)。
戰爭起因於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突發狂想,欲吞併朝鮮隨之征服大明國。
久未經戰事的朝鮮被打得幾乎滅國,朝鮮王室急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朝發兵救援,展開為時七年的纏鬥(中間有三年左右休戰),最後以日本敗撤結束。
本書的優點是參考資料詳實,對於期間戰役的戰前三方兵力設置、行軍路線與物資配備,戰後傷亡的統計,作者都會依中日韓三方史料作出較合理的判斷。使讀者能對戰爭能有較清楚的認識,也體會到古代戰爭物資補給的困難。但另一方面也是關於資料論述太多了,每場戰役都檢討一回拉拉雜雜頗展篇幅,應該可以再精煉些的。
這書定位是通俗歷史着作,也的確讀來挺輕鬆,但有時真的太"俗"了,有種網文感,還好還算未脫離史實。
另一方面作者的大中華思想太重,行文之前貶日嘲韓之語隨時可見。但看書名" 帝國最後的榮耀" 實在不知榮耀在哪?以大明的國力竟然跟日本纏鬥這麽久,而且有幾場仗敗給日本敗得莫名其妙。如果豐臣秀吉長壽點(他在戰爭第6年過世),不知又有多少大明軍人得客死異鄉呢?更別說無辜的朝鮮老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