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臺灣漫遊錄 BY 貳團 竹

自愛、情愛,大時代
By 楊双子
春山出版
.
讀完時我就覺得這本書書評不好寫
如果光看前2/3(甚至更多)
基本上不太能很完全或說直接的抓到“點”
特別是兩位主角的個性,青山千鶴子(大千鶴)與王千鶴(小千鶴)
一個太爆衝,一個太隱忍
(就都不太是討喜的性格)
從一開始千鶴子就很…一箱情願的熱血
(熱血到我腦中總是浮現早年青少年動畫裡
會出現的那種心思過於單純的女主)
而小千則是很明顯的欲擒故縱的心情深沉
(不過大概戀愛中的人是看不出來的…吧)
若是允許我下一個粗暴一點的定義
在我看來一個是綠茶,一個是白蓮花
(不過這樣說來也是棋逢敵手,天生一對)

所以在讀到前1/3時
我一直感覺這是個充滿赤子之心
粉色的(大概是 pantone708的顏色,在易凋的櫻花與乾涸許久的血漬)的故事

必須說中間很大原因可以順暢的讀下去
是因為真的把台灣的許多風土、歷史寫的很有畫面感
(特別是我博士研究田調的台中市中區,歷歷在目)
其中飲食佔的篇幅最多
也寫的最精緻、細膩
搭配生活式的記事/故事
有種許多年前在讀焦桐的<味道福爾摩沙>的感受
(對了,這兩本書都不能在晚上讀
你只會餓到想要點外賣…)

「小小一方餐桌乃是海納百川的存在哪。」(p197.)

「去腸泥的鮮蝦以磨缽研磨成泥,揉入片栗粉與雞蛋後捏成蝦丸蒸熟。另起油鍋煎炒切塊的荸薺、香菇,再注入蝦殼熬出的高湯與熟蝦丸煮至沸騰,最後以咖哩粉、薑黃粉與鹽調味,撒上蔥花點綴,看上去彷彿黃金海洋有群島浮動。」(p203.)

(“看上去彷彿黃金海洋有群島浮動”這形容用的真的好、有強烈的五感聯想)

完全可以理解為何選擇食物為兩位主角的互動
畢竟飲食男女
飲食更是最直接的表現了一個群體的個性/性情與文化
透過不同篇章的飲食主題
展現了兩人各自如何逐步踏進彼此多重繁複的內心
從見面、招待客人的瓜子
到宴席最後融括所有精華的菜尾湯
復又回到最日常平淡卻不簡單的兜麵
然後是各菜爭豔盡後的甜點,也是告別

人生不就是這樣
本是一場聚餐
你遇到一個人、許多人
與他/她吃了一頓又一頓飯
有正餐、有點心、有湯有水
有人先起身離開
有人只來得及與你共嚐甜食
有人陪著你吞下最後一口
但終究就是無不散的宴席


故事大概到壽喜燒是個轉折
(這也是個有意思的設定
不知作者將嚴格來說是唯一一道日式菜餚放在這
是否也是一種暗示)
突然的一掃前面的粉色泡泡
反有種風雨滿樓的低氣壓

作者突然扯開了前面那些面上粉色的、笑意妍妍的面具
露出那之下各自真實的、誠實的人性張揚
這邊開始
作者透過前面鋪成的情愛間的緊張與拉扯
帶出了她想說的
在大(時代)愛之下的無可奈何、身不由己
以及如何守住自我,自愛

當大小千鶴吵架之時
大千鶴(內地人)是不理解的
她不懂她自第一面就珍愛的這個美麗、體貼、如解語花一般的通譯
為何突然就翻臉離開
直到回來接手的原翻譯(美島先生)說的一段話
她才明白小千鶴(本島人)的心緒
那是一種我既漸漸抗拒不了你的真情
卻也不願屈就我自己對於這塊土地的
以及我對我自己的愛的矛盾心情

『「青山老師是長崎人,即使是短暫的相處,也能感受到您對故鄉的愛情。與此同時,我在本島出生,也對本地懷有故鄉之情—-」
美島語氣一頓,眉宇間掠過壓抑之色,隨後卻露出決意一吐為快的剛毅表情。
「鹹蛋糕與鳳梨汁,本島的滋味令人讚嘆。青山老師是這麼說的。然而,您口中所說的本島的滋味,在我聽來並不是真正的美味,更像是視為珍奇異獸般的滋味。青山老師關注自身感興趣的事物,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為這些事物強作解釋,用以迎合您個人的愛好,恕我直言,這是知識階層的傲慢。」』(p319.)

「這個世間,再也沒有比自以為是的善意更難拒絕的燙手山芋了。」(p321.)

那是大千鶴在一瞬間突然看見小千鶴一直戴著的假面之下是什麼
也突然意識到兩人之間永遠的不可能與不對等

『小千與美島,早早便看透我的盲點。不,不對,是看透了我。嘴巴上抱怨帝國對待殖民地、男性對待女性、內地人對待本島人的偏見,我嘲弄、抗議這個可笑的世間,卻原來我同樣只是塵世一介庸俗之人,渾然未覺潛伏心底的我的傲慢,以及我的偏見。
說到底,寫了無數篇「臺灣漫遊錄」,侃侃而談在臺島旅行見聞的我,從來不曾真正認識、也不曾真正對臺島懷抱關愛之情。非但如此,甚至夸稱「我想記下這座島嶼尚未遭到改變的那副面貌」—以內地旅人的姿態,不經思索隨興寫下的「臺灣漫遊錄」,正是我高高在上俯瞰本島的鐵證。』(p332.)

/  
故事一直來到與美島先生討論的這段
我才真正服膺與理解了這本書的優秀之處
楊双子把大時代下的無奈
台灣人這麽多世代的習慣與隱忍
都寫在了大小千鶴走的每一步路、融在了那一道道菜與日常互動中
以及更多的是那些在忍耐之間來回磨出的一朵朵如花血繭
 .
小千鶴的表現在一開始也許是一種生長背景所磨練的她不得不具有的生存本能
(用自己的聰明與美貌,去討好身邊的人,讓自己活下去,過得好)
但到中間
聰敏的她也早早真心感受到大千鶴對自己的愛
雖然傲慢、強勢,卻十分真誠
(果然真誠才是必殺技)
所以她理解了
也因為是真正的有了情誼
所以知道不可以這樣繼續下去
那是對對方坦誠的赤子之心的一種冒犯
選擇離開,是對對方真情實意的一種尊敬

『「……那張照片裡面,陳穿著馬褲與靴子不是嗎?嬌小的陳,刻意穿著氣勢強悍的騎士西裝拍攝,並且將這樣的照片送給大澤,或許是想對大澤傳達心意—「我足夠強壯,請交付我相應的信任。』如果不是朋友,何必多此一舉?所以這意味著,儘管可能有所摩擦,陳與大澤仍然彼此懷抱著友情吧!」
「大澤對陳的錯待,絕對是真實的,可是陳對大澤所懷抱的情感,肯定也是真實的吧。」……「青山千鶴子對王千鶴的錯待,是真實的,可是⋯」我沒有把話說完,放輕了呼吸。
小千與我同樣安靜,小心翼翼地吐息……小千低下了臉龐。有水珠掉落下來碎在瓜子的殼面。「—您說的沒錯。儘管做不到毫無保留地敞開心門,我內心裡懷抱的這份情感,還是真實的。」』(P348-349.)

很厲害的
在美島先生那段我就看到眼淚在打轉
這種對自己所在這片土地被轉來送去、在不同人手中揉搓的心情
猶如書中寫到的臺灣的飲食有其海納不同(殖民)文化後
長出的自我特色與豐富
但鮮少有人爬梳這些豐富背後是怎樣換來的
就像書中的小千鶴一樣
受到咖啡屋阿姨們的養育
接觸過各國之人
努力學習各種藝能以迎合他們
都是為了生存
那些美與光
都是為了驅逐長久的濃厚的黑暗而燃燒自己得來的

而更觸動的是
在大時代的屋簷下
在諸多強權掀起的狂風暴雨裡
許多的本島人仍在生存之中
如守護微米燭光般保住自己最內心、最底層的堅持與自尊

這也是大千鶴一直沒理解的
自始至終
小千鶴都有能力自保(她廣讀諸多書籍、會說多國語言、能決定吃多吃少、可以理智的抽離誘惑、甚至可以控制骰子點數)
作為妾室之女
她自己獨立的、艱難的長大
習得各種技藝與連大千鶴都讚嘆的廣陌知識
這份努力是她自尊的來源
也是她愛這塊生長之地的所在
要平等視之 要理解她
才足夠資格得到她予“朋友”兩字
強迫她接受不平等的援手與善意
是對她這一路走來的掙扎卻不棄的汙辱
抹去她這一路的自愛
(小千鶴真的太像臺灣人的縮影)

前面所有的書寫
都是為了最後這段點出小千鶴的自持
寫下她自尊自愛的美
以及那背後的對大時代蒼白的對抗
就像<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提到的琉璃夫人
在她拒絕了深愛的大學士的求娶時說的
(大家族只願意讓他納她為妾)
「吾愛汝甚,然吾也愛己甚。」 
我真心愛你
但我更不願失去自愛的那個自己
在那樣的洪流之下
一個出身低微的女子
多不容易

/  
我很喜歡最後大千鶴自己走到了小千鶴家附近
(她一直沒離開過她住的區域,去到本島人真正生活的地方)
然後在小店舖中遇到小千鶴
她將自己的想法、疑惑與歉意傾到而出
雖看似還不是很完全理解小千鶴的想法
但願意體諒、以平等的同理之心去看待對方
不正是成為朋友與愛人的第一步

然後兩人吃著第一次見面的第一項食物,瓜子
這邊楊双子寫了一句話我覺得非常美
特別是放在這個位置 這個剎那

「直線的路,曲折地走……路很近,又很遠……這條路曲折難行,需要漫遊臺灣三百天,鐵道往返千萬里。」(p352.)

是的
直線的路,曲折地走
這不正是人生常態
這不也正常常是我們能走進另一個人心中的方式

/  
推薦大家閱讀
撇開前面太粉紅的地方
(這真的是很個人喜好)
其他部分、特別是後半部真的很觸動人
就像楊双子在書末說的

「這本書自始至終,都是出自自身對於生命軌跡的感觸,期盼完整補齊這段臺灣島嶼之上、歷史命運之下,無法言語道盡的真摯情誼。」(p367.)

身為本島人
我想 每個人都會從這本書中看出不同的美麗與哀愁

 
=====喜歡的段落===== 
P65. 旅行啊,是在外生活……就是在外地試著度過四季的生活,日常的生活。拋卻由於習慣而生出陳舊之氣的生活環境……重新找回生活在世間的新鮮感受。
P165. 世間萬物,本質是最重要的。這個世界上,肯定存在不懂肉臊與長衫之美的人,可是,理解這份美麗的人也是存在的。
P170. 人類這種軟弱的存在,正因為是不明所以的事情,才更加容易新生恐懼嘛。
P218. 正因為內心疏遠,才能進退有度,才能討人歡心,連抗議和責怪都是假象。
P363. 我的母親,王千鶴小姐,懷有烈焰般的性格,冰山般的意志,卻始終牢牢將情感掩蓋在優雅的笑容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