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的第一本泰絲.格里森的書《小提琴家》後,隨即訂購了此本2014年的作品《貝納德的墮落》。
跟著故事中的主角-艾貝更加深刻體會到醫院工作的不容易,沒時間休息、長時間的精神緊繃,還要高度謹慎的判斷患者的需求,下指令不容分毫差錯,更不用說長時間的手術:需要精細技術、高度專注力等,在此,致敬醫護人員。
故事主要的是敘述「心臟移植」的不易,隨著我們的醫療技術日趨精益,但,捐贈心臟以及需要心臟的人供需失衡,造成權力金錢與公平之下的拉扯。
人性黑暗以及非法販賣器官的議題,從這本書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艾貝自認的公平,將可移植的心臟按照他所知的排序給予的那位男孩,男孩也獲得新生。而有錢的富豪為了救妻子利用關係,一次次無視公平與移植規章,鋌而走險。最後,仍輸給了死神,痛哭流涕,我沒有辦法指責他的不是,我清楚知道一旦關係到自家人,我也無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心中的糾結與不捨,希望家人能再多陪自己一段路,這真的不容易。所以,作者泰絲.格里森在這方面的人性刻畫真的很厲害!
故事後半段,艾貝一步步面臨困境,不斷想要突破,不想在最後發現主謀之一竟是自己床邊人,那種心中的崩潰坍塌可想而知,甚至讓自己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
闔上書,平復剛細細咀嚼看完的心情,就像書友推薦時所說的「劇情高潮迭起,讓你想一次看完整本書」,真的,厚厚的快600頁的此書,我兩天看完~真的是停不下來,就是要翻到最後一頁才肯罷手~
書中金句:
1. 原本為救人而誕生的高超醫術,最後卻揹負上奪去他人性命的罪惡;原本以救人為己任的醫生,如今卻臣服於金錢的誘惑。被指派去拯救生命之人,竟奪去他人生命,這是何等諷刺。
2. 人性的貪婪和報復心理結合起來,永遠是最有力的武器
3. 人們會在利益面前猶豫,那並沒有做錯,那也不是罪惡,而是人的真實本性,但是當選擇出現時,不能一昧的欺騙自己、不能一昧地將責任推給現實,因為充其量只不過是讓自己好過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