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芭雷特(Bartlett)是位自由作家,在因緣機會下邂逅一本近四百年的古書《百草集》,引起她對珍本收藏相關資料的興趣,進而以報導文學方式展開了本書。內容共分三條線:其一是偷書賊基奇如何偷遍美國包含舊金山、洛杉磯等珍本書店的行竊過程和自白、其二是珍本書商桑德斯自命為「偷書賊偵探」,如何聯合其他書商追捕基奇,第三就是作者化身記者採訪基奇,接觸桑德斯之間的紀實和心路歷程,連帶也蒐羅記載了古今許多愛書文人、藏書迷和偷書賊的軼事穿插其中。
透過作者的描寫,對於珍本書,藏書家到竊賊的犯罪心理,都多了一層認識,像基奇會偷珍本書,其實就和有些藏書家一樣,迷戀的不是書的內容,而是書所代表的象徵地位。兩者差異就在於取得書籍管道是否合法。舉個書中看到的不可思議例子,19世紀有位西班牙僧侶,偷修道院書房的書,變身成古書店之主外,在某次拍賣會中未能標得想要的珍本書,憤而行竊且縱火殺得標者。當庭訊判刑,辯護律師稱其喪失心智,且強調巴黎發現有另本相同書籍時,他只絕望大喊「唉呀!我的那本非孤本」,據說此句話還呢喃到被處決前。為了收藏珍稀古書,走火入魔到犯下重罪,實讓人咋舌。推薦本書給好奇珍本書市場,還有為書瘋狂的故事的愛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