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2

但求無傷:一個腦神經外科醫師的自大、自省與自我療癒的歷程 BY 貳團 家得@Ryan

本書是一個神經外科醫師描寫自己如何成為專為腦部、脊椎開刀的專門科醫師,其間從自大狂妄到自我反省的心路歷程。腦部的手術,大概是可能要先抽掉腦脊髓液、剃除頭髮後掀開頭皮、鑽開顱骨、切割腦膜,接下來才能面對大腦。如豆花般軟棉棉的大腦,鑲嵌著星羅棋布的細緻微血管,然後必須撥開腦組織、抽吸保持視野,當你深入找到病灶時,又端看是否沾黏、交纏,一點一滴挖除腫瘤,整個過程驚心動迫、如履薄冰。

我想,神外醫師最艱難的部份應該是如何告知患者他的病況有多嚴重,甚至動了刀也只能在多活幾個月。作者常常為此困擾,甚至不顧眾人眼光,在一般人看來沒救的腫瘤,作者還是執意開刀,總是不忍破滅患者及家屬最後希望,雖然往往開刀結果也沒更好。

書名雖言但求無傷,可是作者在書內所寫的案例,有一大半的患者癒後不良,導致終身躺在病榻上,更有甚者幾個月後死亡。沒錯,腦瘤種類五花八門,不管良惡,顱骨就這麼大,就算良性越長越大壓迫大腦,也會出現神經症狀,惡性更不在話下,有幸切除的話,幾年後又會復發甚至轉移。而求助神外醫師開刀,必然有一定的風險,應該是說高風險。很多時候不是醫師所能控制,可能會有手術很成功,可是幾天後患者大中風,這個中風絕對是手術的併發症,但是連作者本身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看到最後我很懷疑作者舉了很多失敗的案例,其間當然也有被告,可是他依然當了三十多年的神外醫師,心想這個在台灣搞不好已經沒飯吃了,動不動醫師就被告,導致醫療方針偏防禦性醫療,那也怪不得別人,再加上國人普遍不珍惜醫療資源,醫療環境差,偏偏我們台灣獲選宜居國家有很大的原因是健保,還滿諷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