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

跳舞的熊 BY 貳團 Vincent Ryan Lai 賴侑呈

心得
以往在匈牙利和東歐,有不少羅姆人(吉普賽人)會飼養熊,並訓練他們表演,這些馴熊者還有專門的稱呼 "Ursari"
然而時至今日,觀念改變,訓練熊表演的作法被視為虐待動物。有一群熊的保護者成立了自然園區,他們把熊從Ursari
手中帶走,讓熊在自然保護園區中生活,試著找回熊原本的樣貌與生存方式。

然而,有些重獲自由的熊,即使在開闊的森林中一樣不自覺的感受到鼻環的束縛,在人群接近時不自覺地起身跳舞;同時,保育園區內野生的熊從來也不曾找這些重獲自由的熊求偶交配。另外方面,書中也記錄了這些馴熊者失去熊之後的生活:不少人失去了人生的意義,終日坐在門廊發呆,迅速老去。

然而熊的故事只是本書的前半段,後半書頁一翻,故事回到人身上。作者走了許多地方:阿爾巴尼亞,科索沃,塞爾維亞,拉脫維亞,波蘭,古巴......採訪當地人冷戰結束前後以及轉型民主化過程中各個小人物的故事。

這段時間,這些國家各自有各自的故事,例如我們在新聞上看到:古巴強人卡斯楚過世,和美國關係正常化;波蘭民主化,拉脫維亞從前蘇聯獨立,前南斯拉夫內戰,科索沃獨立等等,但是作者帶我們看到的不是這些白紙黑字的新聞稿,是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例如喬治亞的安娜 斯瑞瑟里在史達林博物館工作 「我念大學時,老師依然教導我們,史達林是偉大的國家領袖。但是體制改變後,教學方針也改變了,現在我要教孩子們,史達林是暴君和罪犯,對此我不認同......」

塞爾維亞的故事:作者參加了當地的某個非政治?觀光。
「左邊那個?不會吧,您竟然不知道?啊,沒錯,您是日本來的,您不知道是正常的。那是斯洛波丹,米洛賽維奇,我們的前總統。喂,來自波蘭的先生,我沒聽見您的問題!掛這些肖像合法嗎?為什麼不合法?現在是民主時代。在波蘭,您應該也可以愛掛甚麼就掛甚麼。但是,您這是在挖坑給我跳。我們這是非政治的觀光。您這樣很差勁。請跟我上車。」

作者就這樣不帶任何批判的眼光記錄著他看到,聊到的故事。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如同許多熊依樣擺脫不了過去的習慣,只能懷念過去,有人很快地拋棄過去,擁抱著新的時代;也有人甚麼都不在乎,只在乎眼前的日子。

我以前看亞歷塞維奇「二手時代」與「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時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書中許多前蘇聯/俄羅斯人自己或親屬曾被送到古拉格勞改營,甚至死於勞改,但是這些人中不少人依舊懷念前蘇聯。現在看了「跳舞的熊」,我不敢說我體會理解了,但是至少知道了。

題外話,書中有些熊和馴熊者的照片。姑且不論用鼻環拴住熊是否正確,熊看起來確實很可愛。除了照片外,書中還附上匈牙利與歐洲地圖,標註了書中描述事件的位置,方便讀者了解,這點我覺得很不錯。

其他標籤 "轉型正義" "歷史" "東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