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本很新的生技入門書籍,據作者自述從寫稿、校對、交稿,只花了一個月,這幾年的重大事件都有被列入,包含基亞及浩鼎事件。
因為被友人推薦,才看了這本書,但沒想到各種推薦序就占了25頁,然後開頭第一章三分之二的篇幅在互捧&行銷(賺了多少錢,某某公司好棒棒,我們也有投資之類的),看得差點棄書,也不愛的人或非投資人可以直接翻到50頁開始看。
如同作者所說,他相信不會再有人把一個創投基金放手交給新手操作,從創投CEO角度看生技產業確實滿有趣的,如果想瞭解正夯的細胞治療、生物相似藥等產業現況,是滿推薦的。
前面作者用故事來介紹學名藥、專利懸崖、強制授權和天使投資人等名詞,可以很快獲得基礎知識。中間段落則以實際案例來介紹新藥開發,很多廠商都被點到名,後面則是投資標的(淨現值法&市場法),和美國恩慈療法,和台灣未來機會。
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浩鼎案的解讀,一句話簡單總結,就是解盲無法事先知道結果,因此內線交易不可能存在,還有因為僵硬的法律條文,作者幫友人作證,反而公親變事主的感慨,文章標題直接下國家機器,可見作者的無奈和當時的氣憤。
作者以自身經歷為書,才能在短短一個月成書出版,只是礙於篇幅,內容不夠深入,較為可惜,總體來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