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2019.12.07
--------------------------------
圖文閱讀版 : http://bit.ly/33TA1iR
書籍喜歡程度:★ ★ ★ ★ ☆ (4/5)
這本書是2019年三月購入,我依稀記得當時讀書會成員有分享到蔡英文總統到書店購書的影片,其中有購買八旗文化的書,才得知總統是熱愛看歷史書籍,同時間我在專欄文章上也看到許多人都喜歡透過閱讀歷史書來鑑往知來,從歷史事件發展脈絡來獲得寶貴經驗,做為人生旅途上的寶貴養份。從這影片獲得該出版社的初步印象後,往後日子因緣際會參與八旗文化書籍座談,從講者生動的談話中,讓不愛看歷史書的我,嘗試性地從中歷史書中找尋樂趣。
為什麼我要選定《大英帝國的經驗── 喪失美洲,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這本書呢? 「咖啡」是主要原因,熱愛手沖咖啡的我,從生豆熟豆的選擇、烘焙度差異、風味感受與手沖技巧等等,我都一一去嘗試,咖啡的文化到底從何而來,又如何演進,始終是讓我好奇的。恰好,這本書第五章《物暢其流的帝國》有提到咖啡與紅茶同時傳入英國後的演進,從一開始「咖啡是男人專屬飲品」到「紅茶的平民化」的故事,書本文字淺顯易懂,搭配適當的插圖讓我在閱讀上比較沒有障礙。我大致分享書中關於咖啡與紅茶的愛恨情仇:
(1) 咖啡是男人飲品,引爆出十七世紀英國女性抵制咖啡
1650年代初期,咖啡被認為是能對抗酒精毒害的神奇藥水,且有益身心。這特性對於譴責飲酒行為的清教徒而言,是一個理想飲品。但有趣的是,並非人人都可以去咖啡館,當時咖啡館只限定男生進去,只有英國男性可以在咖啡館談論新聞、政治與國家議題,於十七世紀後半,咖啡館擴張時期,多英國已婚婦女針對長期窩在咖啡館的先生們展開反擊,進而提出「女性抵制咖啡的請願書」,其中一段文字是說:「男人過度飲用咖啡,對於女性的性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因為咖啡讓男人變成不毛之地,使得當時強壯的英格蘭人變成矮小的猿猴,咖啡讓男人們慢慢地睡著。」
看到這一段文字,我合理推測英國先生們應該整天都窩在咖啡館不回家,讓許多地方媽媽們不爽至極,女性嘆息的是咖啡因帶來精神亢奮,而非性方面的亢奮,進而導致男人性無能。這點,在現在來看,或許有點荒謬,但也十足讓我印象深刻,多麼棒的請願書(偷笑),真沒料想到請願運動可以如此多元,有機會可以再研究研究。
(2) 商人帶起紅茶平民化
接續的咖啡請願運動,引用紅茶開始讓英國人民注意。一開始英國紅茶價格昂貴加上喝茶風氣僅限英國貴族,宮廷的下午茶時間多為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貴族們都會一邊吃著麵包、餅乾和點心一邊搭配紅茶。直到一位名為唐寧的商人,開始將茶葉進行散裝零售,開始在咖啡館倫敦一號店販售,以長生不老的噱頭來行銷。才開始讓大眾有機會去購買到散裝紅茶,增加沖泡紅茶的體驗機會,進而讓貴族飲茶習慣擴散的民間。
法國哲學家Hippolyte Adolphe Taine,曾經在1860年後辦到英國旅行,就在《英格蘭筆記》中描述:在英國,幸福感的家庭,就是在傍晚六點回到家後,賢慧的妻子就為泡上一壺茶,讓小孩圍繞在旁,大家一起享用,賢慧妻子泡紅茶是女性理想形象,同意也是維多利亞時代所重視的闔家團圓的象徵認知,從一文中可以看出,紅茶文化儼然而生。
這本書透過淺顯易懂文字,讓我發現紅茶與咖啡在這國家的象徵意義,同時讓我連結到咖啡與紅茶在亞洲的發展,甚至台灣飲茶文化,都是很有趣的題材,相同的咖啡與茶在不同國在所產生的韻味格外不同,特別是中華飲茶文化淵遠流長,下回可找機會一邊品茶一邊翻閱相關書籍,有時看在多相關資料之前,真得好好泡上一壺好茶,或者手沖一杯咖啡來品嘗,十足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