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於心理學和哲學都抱持著好奇 感興趣的態度,看到這本書的介紹 覺得能一次有24個人格的人,會是什麼樣子?於是買了。
於1981年出版的真人真事故事,記述著主角 比利.密利根 因小時候的心理創傷,內心為了要保護真實的自己不再被受傷害,而從內心產出不一樣的身份(年齡/性別/社會地位/個性 24位截然不同)來保護主角,卻也衍生一些人格的犯罪行為,導致主角被捕,入獄後因為被發覺出這些心理疾病,醫界中的翹楚都前來探訪並記錄所有面談細節,最後主角被判了無罪。
近年廢死議題沸沸揚揚,原本我是絕對贊成死刑的那派,直到鄭捷、小燈泡事件,以及「我們與惡的距離」一戲推出,讓我深刻感受到小燈泡媽媽說的「針對隨機殺人事件的兇手並不是單純靠立法或如何處置就能解決問題,而是該從根本、家庭及教育做起。」是不是該廢死,我沒有一定的答案了。
看這書和影片的心理素質必須強大,不然就會像我如牆頭草般,時而憐憫兇手又時而挽被害者家人之慟於心中。QQ但能有以上的省思我想也是另一類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