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2

完美練習:成功解鎖1萬小時魔咒,將技能轉為本能的學習法則 BY 壹團 林宗傑(大宗)

我們總以為說了一遍、甚至做了一遍示範,學習者就該明白,但現實卻非如此。

其實學習沒有用,是因為學習之後,真的沒在用。必須練習能讓我們駕馭新事物,練習才能讓我們成長。

光有行動絕不等於會有所成效,只有重複做某件事,其實無助於精進,必須練習,對在進行的事情加以思考,導正失誤,才能設計成功。

學習重質不重量,10個小時的敷衍練習,也只是再三重複錯誤的動作,不如只練2個小時同時得到可衡量又極具體細部回饋的練習。

練習心態
確認練習的動作是否正確,並盡可能的以正面態度迅速糾正錯誤,循序漸進,失誤時就減速,成功時逐漸提升廣度和難度且定量,以小步穩健的方式向前迎戰,以準確無誤為條件,盡可能的快,失誤就放慢修正

練習方式
1. 模仿:
分析成功者,並進行正確複製,從模仿開始,等深入了解了之後,再慢慢從中發展出適合自己方式。

2.拆解:
將技能拆解成許多單項分開練習,優先針對最重要的20%練習(基本通用,使用機會高的部分),熟練到變成本能、習慣。

3.有計劃的練習
在練習前,將目標變成可衡量、可行的標的,檢視自己是否達成,並隨著熟習程度調整。

找出整體的強項與弱項,從強項應用發揮出新的面向。

並發現自己的弱項,更鼓勵暴露弱項,練習時發現,能夠立即改進,讓實際操作時發揮的更好。

4.技能組合及模擬
針對拆解的不同單項,進行不同搭配,讓挑戰範圍稍微超出能力,,甚至能導入情境練習,模擬實際狀況。

5.回饋
練習要有所成效的一大關鍵在於「回饋意見」,正向回饋讓自己更有動力持續,也採納別人的意見,修正並融入自己的風格。

學習-》練習-〉回饋-》修正-〉
學習-〉練習-》再回饋-〉...

回饋重要是因為:回饋意見往往不是和當事者的直覺相衝突就是出乎預期—》如果和當事者直覺相符,他早就想得到。

正向回饋不只是單純的說「你很棒」而是說出「肯定對方的努力+說出那個部分很棒+讓對方將這樣的好感覺應用在其他技能上」能讓回饋在鼓勵上,更提升練習的效率和成果。

回饋時不只是描述問題,更要以具體可行的方式說明解決作法。

最後真實上場後,再針對練習過的面向進行指導,練習並藉由評量來確認練習的成效,以及練習的項目是否正確。

實際上場操作後,依舊要持續
行動-》實作後再檢討-〉修正-》練習

這套方法不只可用於專業技能,也能延伸到生活或工作上,將大目標切成小目標能讓我們更有方向的去執行,逐步的累積就會發生改變,試著踏出第一步,慢慢走也沒關係,重點是開始去做,開始了才有後續,也才會有將來的成長。

以下是內容節錄:
練習的目標在於引導當事者邁向成功

教導技能的最佳方式便是透過範例模仿,模仿能讓練習事半功倍。

示範前先說明目標,能讓對方更了解要觀察的重點,示範後的討論能即時確認對方的理解狀況並說明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及細節,讓對方更能清楚了解並模仿。(可以錄影更好)

同時對方看見成功的範例會更願意跨過心中的那道牆,進行嘗試,如果是以對方會遇到的情景進行演示,更能讓對方信服。

少點思考,多點行動,單純的模仿能讓人單純的享受當下成功的滋味,更願意重複練習,進而透過技能的熟習積累出專業創意。

練習就是透過不同的重複方式將習慣烙印進大腦中。

錯誤當下立即糾正,修正以不同方式再進行,讓大腦明確了解對錯,直到正確為止。

糾正時不僅提出問題,更要說出如何改進。

群體練習可讓彼此針對他人的強項進行模仿,能激勵人心向前精進。

模擬戰作為教學工具由於無法扎實練習,成效極差,但可用來評量目前程度,作為後續調整的參考。

希望人有所改變,就該必須提供清楚易懂的指引。

練習的規劃:
1.先加強最重要的20%—這20%不只熟練,更以卓越出眾為目標。在熟練後的練習會更有意義,並重複效能高的細部技能練習,最後成為習慣,等變成本能後,再去思考,更能發展創意,變成新的東西。
2.有計劃的練習,在練習前,將目標變成可衡量、可行的標的,檢視自己是否達成,並隨著熟習程度調整。
3.找出個人的強項與弱項,在改善弱項上稍微放鬆,重心放在強項,設法將其應用並發揮於新的面相。
3.從回饋中尋找更大的練習動力(正向回饋)
4.專注在最小的一步

練習的方法
1.分析成功者,並進行正確複製,從模仿開始。
2.將技能拆解,分開練習,能讓人更容易上手並重複練習。(太龐大容易讓人無從下手,難以消化)
3.針對拆解的不同單項,進行不同搭配,讓挑戰範圍稍微超出能力,,甚至能導入情境練習,模擬實際狀況。

練習要有所成效的一大關鍵在於「回饋意見」,採納別人的意見,並融入自我風格

學習-》練習-〉回饋-》學習-〉練習-》再回饋

行動-》實作後再檢討-〉練習

回饋越立即,越能立刻修正並進入新的練習

有時只需要微小的改變,就能扭轉巨大的危機。

比起討論,檢討後的再次練習更能看出成效。

渴望學習,同時努力練習,不害怕犯錯,因為犯錯的過程,通常就是成長的過程。

察覺「失誤」其實從某個角度而言,不僅正常還有所助益,掩蓋弱項反而會讓錯誤根深柢固,錯誤是正常的,跟熟不熟練無關,鼓勵暴露弱項,並立即成長改進。

練習如果淪為功課、懲罰就比較不會想去做,試著投入些創意,讓練習成為樂事。(加入遊戲、競賽元素,提供獎勵)

加入/建立一個練習圈,並運用吸引人的言語讓大家肯定練習,讓人人都願意練習,同時在同儕的相互陪伴下更願意練習。

同時對於合乎要求的行為,透過感謝表達的是「肯定」;表現如果超出預期,則給予「讚賞」

讚賞的是「行為」而非「特質」,讓他能了解的行為的正確性,公開讚賞效果更好。

後續持續追蹤、觀察,才能讓概念被理解、記憶後,保持並影響深遠。

話語是能激勵人心的教學工具,能透過練習傳授新內容,當與對方產生連結,等於找到了共通點,從此開始不只是語言文字上的溝通,而是一同感悟其中意義。

同時也能將練習的方式納入招聘人員的評估,確認是否能接納實質的回饋並反映在自我表現上,這代表對方能採取哪些步驟改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