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童年會傷人 BY 壹團 fu

童年會傷人
isbn 9789865837747

閱讀這本書,緣於一位母親。
她說她懶得看請我幫忙看完說給她聽。
看在她兒子很可愛的份上,我就把書看完了。XD

讀完後覺得自己滿幸運的,能讀到這本書。
成長是一件件事件堆積起來的結果,這道理很基礎大概每個人都知道,但有多少人真的去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呢?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不要把自己現在不敢做某件事的原因歸結於過去的陰影。
但放下前,得先理解手中緊緊握著的是什麼,否則也無所謂放下了。

書中首先邀請讀者思考自身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曾有過的創傷經驗。
「創傷」聽起來很嚴重,但根據研究指出大部分人都有負面童年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
之所以容易被忽略,源自於許多受過傷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曾受傷,或是知道受過傷,卻沒想到尚未癒合。

許多人認為,「若困境沒有置你於死地,你就會更加堅強」,或許這句話沒錯,但我們真的走過困境了嗎?
當我們誤以為自己走過了,以為自己會變得更堅強,但其實我們仍在困境中,它「只是還沒」置你於死地,它「正在」置你於死地。
只是我們不知道,或者,我們以為不重要。

有個說法很打開我的眼界,書中提及,每種創傷類型造成的影響是類似的,不論是性侵或家暴,不論是言語羞辱或肢體迫害。
因為是童年,孩子們依賴的照護者一旦有缺失,那就是一種缺憾,這個缺憾會逐漸侵蝕心志,在我們不知不覺或以為不重要的時候。
除非,我們能覺察到,並練習照顧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孩。

難怪會有人認為,生養一個孩子,就像再陪自己長大一次。
書中有一段講到有人因為年幼時一旦哭泣就會被父母修理,心裡留下了對哭泣聲感到壓力的印痕,因此當他的孩子大哭時,他便無法克制的煩躁易怒。
教養果然是會一代傳一代的。

提醒讀者先覺察自身創傷後,作者逐漸將焦點轉至孩子的教育上,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之類的。
書中提及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
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當然可以犯錯,重要的是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
但由於我還不是個父母,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不然依我的個性大概會在小孩身上一一實驗看看成效如何……

這本書不僅適合有孩子的人閱讀,單純用於學習如何覺察自我與檢視創傷經驗等,都是很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