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單車失竊記 BY 貳團 E.Rika

故事從主角的父親與一台腳踏車的失蹤開始說起,主角為了找尋失蹤父親的蹤影,按跡循蹤的找到了一個又一個人,拼拼湊湊的找到了父親離家時所帶走的腳踏車,也拼湊出在流轉時代之下的台灣樣貌。

作者用故事帶我走過二戰時期在日本統治下和戰後的台灣,騎過了台灣的單車發展史。他所寫的是我從來不曾想認真去理解的阿公阿嬤的年代,看完書之後才會覺得,原來我的阿公阿嬤,曾經歷過的年代是這樣的。原來小時候常聽到的林旺爺爺,最初是被日軍拿來作戰用的,後來又變成中國軍的大象,走過了槍林彈雨的緬北叢林,同伴一隻一隻倒下,孤單的他最後被送到圓山動物園,度過下半輩子,結束多舛的一生。

許多人會對歷史這件事著迷,成為考古學家,成為收藏年代久遠的舊物玩家,或是對具有年代感的事物情有獨鍾,擁有一份懷舊情懷。以前的我不會去想這麼多,只覺得也許有些人原本就對老舊事物特別有興趣罷了,但現在的我,會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遺留下的產物,也不斷的在製造歷史。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曾經經歷怎樣的事件,流過多少血,擁有過什麼樣的無奈。
那些二手的車和物品,他的前主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又怎麼輾轉把物品落到了下個人手中。每個年代發生的事是怎麼影響了當時的人,留下什麼樣的故事,而那些故事,又隨著時間推移,如何影響了現在的我們。這麼一想,就突然對時間心生敬畏了。
(突然想到我有個愛好二手車的朋友,他對二手車的熱愛和了解讓我覺得很有趣,他向我介紹他現在開的這台古董轎車,說這台車以前可能是某個黑道老大的專用座車,因為以前都是老大在坐這種車,看著打扮流行個性爽朗的他,再想像二三十年說不定曾經有人被押到這台車裡談判,這種新舊的反差感可能就是許多人對收藏二手物品樂此不疲的原因吧。)

要如何“莊嚴地忍受命運的變化”,也許就像作者引述的,『回憶過去他人的災難,回憶歷史帶來的教訓』,就是唯一的方法吧。

吳明益老師的文字很美,溫柔又淡淡的述說時代下的哀傷。即便只是一小片段的回憶敘述,他所描繪的畫面都像是自帶懷舊電影的濾鏡,帶讀者走進時光隧道,走進我們無法觸及的那個年代。就像是窗戶旁一張書桌上泛黃的老照片,被太陽折射的光線照耀,閃著絲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