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的美麗新世界創造了二元對立的社會,以及兩個社會的價值碰撞。
一個社會是以社會的和諧穩定為最高價值,運用試管嬰兒孕育全人類,反對胎生與愛情,並將所有人自胚胎時期即嚴明劃分階級。這個社會的高明之處在於運用心理制約的方式讓所有人(包含社會底層的勞工)滿足於自己的社會角色,並鼓勵運用藥品逃離負面情緒、鼓勵流動式性愛關係、「凡人皆屬於眾人」的觀念來維持穩定。另一個社會,和現代社會較相似,但在書中被稱為野蠻,還擁有父母家庭的概念(也因此擁有守貞的觀念),有宗教崇拜。
我覺得可怕的是書中描寫的美麗新世界確有吸引人之處,現代很多人會透過電玩、追劇、五星級假期放棄獨立思考的能力,來忘卻「現實生活」的煩惱,包括我偶爾也是。倘若有個社會可以讓人做到安於自己的工作、免於對於社會動盪或犯罪的恐懼、滿足所有物欲、免於老化與生病,確實是非常吸引人。但是其代價,是失去「不快樂」的權利、擁有與眾不同的思想的權利,那不免讓人猶豫。一直都很快樂的自己真的還是自己嗎?書中其實也透露出蛛絲馬跡,讓人懷疑這樣的美麗新世界不可能出現:比如說女主角列寧娜仍偷偷有了專一的愛情愛上野蠻人、男主角博納也受盡鄙視而產生孤獨寂寞和嫉妒心理。專一的愛情可能會造成反抗社會的火種,嫉妒心理可能讓人做出反社會的行為,這些不和諧的人性難以根除,和諧的社會就難以真正達到。
而且,但倘若我們運用科技根除了人的七情六慾,那麼人類的文明很多都將失去其意義。如同書中所言,和諧穩定的社會不再需要科學進步、不需要深刻刻畫人性的藝術作品,一切流於表面的感官刺激和愉悅,人類將彷彿機器人一樣生活……那還是人嗎?或許甚至是人類的一種滅絕?
身而為人,有許多痛苦與不得已,但是超越這些「悲劇」的故事,有誘惑以及節制,才讓人世如此跌宕、令人興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