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是塔雷伯不確定三部曲的第一本,照理來說應該是要先讀這本,同一時間預借三本,不過受隨機性擺布,隨機騙局晚一點才拿到。分成三個部分介紹不確定性,第一部分以梭倫的警世之言為開場,世事難料,片刻的安寧與快樂不見得會一直持續下去。人應該要隨時保有對自身的批判性,然而世界日益複雜,人類的心智卻被訓練得越來越簡單,如金融市場經過幾次崩跌後,增設了風險經理這職務,看似投資人可以更放心的把錢交給他們,實質風險經理的功能只是在降低我們對風險的印象,反而使投資人麻痺大意,如果經理人的獎金是來自於短期的投資報酬率,那怎麼能指望他們做好風險控管,畢竟賺錢可以分,賠錢卻無責任,自然會將投資人的資產推向高風險高回報的組合,企業知道景氣不好政府會紓困,自然就不會考慮風險會拼命擴張,如同幾年前觀光業一片榮景,重慶南路一排書店一間一間的被房東趕走改成商旅,顯得諷刺的是旅宿業時常拿的到政府補助,而閱讀量與民眾教育水準有正相關書局要收卻無人聞問。第二部講述成功的偶然性與前期成功者的優勢,我們應過往紀錄無法無視先期成功者,然而只有最後還存活在市場上的才是真正的成功,歷史與時間會慢慢淘汰掉偶然的成功者。電腦輸入一樣的指令會做一樣的動作,然而人每次遭遇一樣的狀況卻會因當時的心情做出不一樣的反應,感官被定錨後結論有所差異。第三部介紹迷信與投資,賭徒的迷信就如同鴿子實驗一樣,把兩者不相關只是恰巧同時發生的事做連結,以為無意義的舉動或是訊息可以為自己帶來好運,如果無法客觀地看待就應該無視某些資訊。
這本比起黑天鵝效應來說易懂,少了大量講解統計學的部分,其中提到開放社會,開放社會沒有永久的真理存在,允許相反觀念的聲音,而烏托邦社會必屬於封閉式會扼殺自我駁斥的能力,處在恐慌動盪之中,不確定性事件大增,也許每一個人多點包容就可以改善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