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孤獨的人,其實是因為他的心靈缺乏共鳴,也是因為欠缺對自己的瞭解。
孤獨至少有兩種,一種是不想孤單卻被迫孤單,例如失去家人、被人拋棄,或因為自卑、憤怒而遠離人群,另一種是選擇與自己共處,安身立命、獨運匠心。前者屬於孤獨之苦,後者屬於孤獨之樂。
人們往往分不清楚寂寞、孤單、孤獨的差別,簡單來說寂寞與孤單都是一種情緒,而孤獨則是一種心境,而每當生命進入新階段,都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孤獨。
因為缺乏共鳴而使人感到孤獨,那麼如何獲得「共鳴」?和世界建立某種連結,就會得到共鳴,若在生命裡找不到一絲一毫的共鳴,就無法成為完整的人。什麼樣的人不容易找到共鳴?心理匱乏和自尊心低落者,他們對於自己是誰、生命的意義沒有定見,即是缺乏自我認知,他們像是漂浮在水上的浮萍,沒有根、沒得靠,他們覺得世界遺棄自己,也覺得沒有人愛自己。
學會接受孤獨是每個人必定要面對的事情。怎麼得知自己坦然接受?在孤獨的寂靜裡,你感受自己每一個呼吸,你傾聽自己每一下心跳,你明明白白呼吸時空氣的氣味,清清楚楚跳動時心臟的力道,你覺得安全、自在,那就是你與孤獨相知相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