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BY 貳團 Mia

這不是我看的第一本有關心理學的書籍, 卻是我看過最有趣的心理相關的書籍之一
一開始看到書名擔心會有一堆心理學論述跟分析, 不過看到它的評價, 入選歐普拉雜誌, 並且即將改編為影集之後,
我決定買下這本書一探究竟。意外地, 看到我停不下來!
書裡有五個不同背景、年齡的人, 分別是心理師本人, 與另外四個跟他晤談的病人的人生,
透過心理師忠實的描述, 各自的心理狀態與他們人生的變化, 在讀者眼前展開
晤談的對象包括好萊塢的名製作人
剛結婚就被診斷癌症末期的女子
年邁並且威脅一到七十歲還找不到人生意義就要自殺的老太太
二十幾歲老是跟不對的人勾搭的女孩
還有諮商師本人, 一個單親媽媽, 處於剛被男朋友分手, 時不時出現憤怒情緒而還未走出失戀的狀態而尋求另外一名諮商師的協助

作者對於自我揭露的程度, 令讀者我有種只要是人都會有這麼脆弱的時刻啊~的這種撫慰。
知道即便是訓練有素的心理師, 也是會有不理智, 甚至不想理智的時候。那種坦白揭露自己不光彩的一面的部分, 令人莞爾, 也令我打從心底感激。比方書中有一段諮商師跟她的諮商師的互動過程, 雖然身為諮商師的作者本認為病人如果知道太多諮商師的生活跟細節, 有可能影響跟諮商師的關係, 並破壞治療的效果, 作者還是忍不住地像是無法控制成癮一樣去網路上搜尋所有她的諮商師的資料, 而一度因此陷入抱著一個不知道該不該說的秘密的掙扎。

書中另外一段很有趣的部分, 是跟著整個諮商師在過程中探索光鮮亮麗的好萊塢名製作人不為人知的心理秘密。機車無比的人生勝利組, 也有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從像蚌殼一樣蓋得緊緊的, 怎麼敲都敲不開的病人, 到最後揭露真正走進諮商的原因, 整個情節像小說一般最後出現令我驚訝的開展。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年輕就面對癌症, 生命所剩無幾的人的人生觀跟選擇。病人茱莉說“她發現日常交談裡經常提到未來。我要減肥。我要開始運動。我今年要去度假。我要存錢買房子。” “大家會做計畫” 可是茱莉的人生沒有辦法做計畫, 所以死亡如影隨形迫使她活得更加充實。也提醒了我要活在現在。她對人生的選擇, 讓我意識到只有自己才知道做什麼是真正可以讓自己感到開心的。而且即便在這種時刻, 身邊的人也未必能純粹的給予完全沒有經過個人有意識或無意識過濾的支持。

非常推薦對人的心理有一點點興趣的人來讀這本書。它有點厚度, 但是不用看完它, 我相信讀者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跟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