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敘述時,對歷史人物有種溫情。
閱讀過程感到八田與一,跟之前讀的孔子家語和銀河英雄傳說的楊威利,有相像之處,他們都在意活著比較重要。
八田與一在烏山頭興建工舍,還考慮到工人的家屬,以免工人擔心家人,而且也蓋了學校醫院與休閒設施,甚至不禁止工人賭博的娛樂,也常常跟總督反應提升工人與技術員的薪水等等之類。
孔子家語裡面也有一則故事,印象中,有個官員上諫無道之國君,結果很慘,所以孔子說國君無道則臣子就離去吧,古時還會上諫國君的都是國君的親戚才如此直諫,例如比干。
楊威利也是,覺得官兵不要太把國家如何偉大放在心上而去犧牲奉獻,而是自己的生命比較重要。
不過,八田與一本人倒是犧牲奉獻給了臺灣。他後來被派前往菲律賓的船上被美軍潛水艇擊沉,太太也在三年後投烏山頭水庫排水口自盡。
作者在後記提到,他曉得日本人在臺灣也是有暗的一面,他來台時無意間發覺居然有位日本人那麼受到臺灣農民愛戴,於是才找資料與訪問寫出這本傳記,希望日本人在世界各國也能成為像八田與一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