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本暢銷書,作者介紹他所使用的筆記方法,用來管理工作、生活等等。但也不只是筆記,筆記是工具,更重要的是背後「整理思緒」的概念。
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看似有著24小時的時間,但時間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消失無蹤,弄得自己很忙,但又不知道在忙什麼;而主軸的生活中,一旁總有太多的雜事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分心,我們只能被動的接收這些訊息,但如果只是被動的接收、回覆訊息,總有一天會被訊息所淹沒。
我們需要做的是轉換態度,將處理事物的主導權操之在手,更積極的面對它,紀錄並排定其優先順序,將精力集中在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上面。
在書中可分為四大章節「準備」、「系統」、「實作」、「技巧」
<準備>
介紹作者創造子彈筆記的緣由,並講解使用這套系統的好處,可以將生產力、當下的心念與有意識的行為三者合而為一,利用手寫行為讓我們的心思專注於當下,透過寫的過程,有意識的將自己重視的信念實踐在生活中。
書寫所需要的東西非常簡單:筆記本、筆、空白紙
在寫的過程中也是在與自己對話,引導自我的心智朝向有意義的目的,並採取行動達成目的。
要能察覺自己的目的,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識」,並「清整思緒」,盤點內心中事物的清單,找出自己真正感興趣或想要的目標,並丟棄那些不重要的,才有辦法維持自己的專注力。
對清單上的事物問兩個問題:
1.這項事物重要嗎?
2.這項事物非做不可嗎?
透過這兩個問題,刪除分心的事物後,留下的事物就是:
1.必須做的事情
2.想做的事情
<系統>
說明子彈筆記的核心元素
索引:標示內容在筆記本的位
未來誌:紀錄非當月的未來任務與事件
月誌:顯示當月時間與任務,或下個月盤點清單
日誌:當天快速記錄的所有想法
快速記錄:利用符號、記號記錄想法,並劃分成註記、事件、任務等類別,排定其優先順序
群組:用來整合相關內容
轉移:在重新檢視筆記的過程中,將無意義的內容移出
以上的各項元素,對於子彈筆記的組成都很重要,分類其先後順序,有助於整理記錄的各事項、心情、想法。
<實作>
當我們擁有了讓生活更有條理的工具後,如何實踐就是下一個課題,將信念轉化成行動,就需要靠子彈筆記成為兩者之間的橋樑。
首先是反思,在一天當中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刺激,當我們用筆記記錄下來後,很重要的行為是去「想」,思考所做的決定、事物所帶來的意義,快樂是意義的副產品,並非是目標,找出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物,並思考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當我們找出有意義的事物後,接下來需要設定目標。保持好奇心有助於維持熱情,抱持耐心則能夠堅持下去,兼具熱情與堅持才有辦法達到目標。
而擬訂目標的練習,可以嘗試「五、四、三、二、一」;在個人的目標清單中,希望五年內達成的目標、四個月能達成的目標、三個禮拜能達成的目標、兩天能達成的目標、一小時內要達成的目標。透過時間的長短將目標分成短、中、長期,再對應到子彈筆記的完成事項裡面。
當擬訂的目標過於龐大時,可以試著拆解其為更小的標的(衝刺目標、任務),讓其更容易開始、可行:ex.長期目標是學會烹飪,衝刺目標就可以是學習刀工、學習挑選食材、學習簡單料理。
在完成的目標中仍然可以進行「反思」,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哪些事情可以做的更好?增加了什麼價值?
帶著正向與感恩的心,去檢視這一切,完成了目標很棒,沒完成也不必感到灰心,目標的存在提供了自我的方向,但目標能否達成未必能盡如人意,接受有些事情我們無法掌握,將注意力投入我們能掌握的部分。
<技巧>
運用客製化的概念讓子彈筆記滿足自己的需求,建立不同群組對應不同的目的,並檢視建立的動機(問自己五次為什麼)與建立後的成效。
子彈筆記在理論與實作上,都提供相當有條理的整理方式,對於目標要找出我們認可的價值、為何而做,透過分解讓目標變得細小而容易達成,保持正向心態去看待完成與未完成的項目,用書寫的方式忠實地記錄事物,並梳理著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