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的新聞,想更了解阿富汗婦女的狀況而找到這本書,看完後深深覺得我能生在台灣真是太幸福了…(emoji)
這本書是追風箏的孩子作者-卡德勒.胡賽尼另一本著作,書是用雙主角方式敘述的,簡單介紹一下兩位主角。
一位是瑪黎安,她是富豪的私生子,自幼被爸爸安排在遠離城鎮的山上,爸爸不願意讓世人注意到這位私生女的存在,他能給瑪黎安的愛只有每週四下午的探訪,而媽媽總是告訴瑪黎安爸爸根本沒那麼愛妳,即便媽媽這樣說小小的瑪黎安還是非常喜歡爸爸,她不願意相信媽媽那些對爸爸尖酸刻薄的評論,而美夢在15歲生日時破滅了,她來到爸爸的豪宅前被拒在門外並被趕回山上,確定自己並沒有那麼被愛後失魂落魄回山上,瑪黎安又撞見吊死在樹上的媽媽,因為媽媽無法忍受心愛的女兒離開自己,草草處理完媽媽的後事後,瑪黎安就被爸爸嫁給一位遠在600公里外的鞋匠,開始她悲慘的一生…
另一位主角是萊拉,她出生在一個相較於瑪黎安更健全的家庭,父親願意讓女兒受教育唸書,她的青春歲月是燦爛的,在這封建的社會,萊拉甚至有一位男朋友,而戰爭的關係萊拉失去家人,不得已嫁給拉席德(瑪黎安的丈夫),之後她的人生就是跟瑪黎安一起服侍這位性格乖戾愛家暴的丈夫。
阿富汗的女性權力值得全世界關注,書中有寫到塔利班執政時的一些法律跟規定,在我看來真是荒謬,譬如醫院必須分男、女醫院,而女醫院非常少導致女病患多到滿出來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在萊拉生第二胎時她跑了好久才找到女醫院能幫她接生,可是醫院已經沒有麻醉藥能幫她剖腹生產了,於是萊拉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進行了剖腹產…(痛死)
作者描繪了阿富汗婦女如何絕望地忍受煎熬苦難與命運搏鬥,以及她們如何憑藉著愛勇敢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