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王溢嘉2004年出版的書籍,他整本書分為日、月、金、木、水、火與土集,每一集裡面又有一些短篇,用信件的格式書寫,由W寫給M,代表著就是中年寫給過去自己的建議,但身為一個20多歲的閱讀者,很容易將自己代入收信者M的腳色中,接受一為長著的諄諄教誨。
從人生中各個面向去討論和思考,篇幅小而精簡,5分鐘左右就能閱讀完一小篇,但像某幾篇,像是日集的《尋找英雄的劇本》、月集的《一個旅行者的諍言》、金集的《登山嚮導》、《階段性的任務》木集《兩個世界的辯證》《從黑暗中看到光明》水集《不要自矜悲苦》土集《第十三項德行》這些篇章,都能夠讓我反覆許多次閱讀與思考。
相信我們這一輩認識王溢嘉,一定是從他的另一個作品《青春第二課開始》,這本書國高中時期人手一本,被稱作是寫作的最佳範本,王溢嘉的文風樸實與真誠,字裡行間感受到他的博學,閱讀起來總覺得別有感觸又大開眼界,文字簡單且值得反覆咀嚼。這本書回應了我許多常常在思考的問題,其實很多想法,尤其是對生命的、自我的事物,是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去討論和沉思,有些話說出來會讓我感到不自在,但我遇到了一位好嚮導,用文字安撫我和我對話,那感受是非常溫暖且充滿力量的。
我在書中摸索了名為我的形體,對自我有更多的認識,像是別再為了和身邊的朋友相同而成為舵手,因為你深知你是個天生的戰士,費盡心思譜出的航道是未必如願的,
還有你無法靠沉思去得到生命的意義,你只能在當下去發現他,所以不要總耽溺在架空的世界,多去實踐與體驗真實,並全力以赴,我想自己會更多笑一點吧,別想太多又不動作了,do it!
還有關於選擇這件事情,也許一開始就是個假象,首先,世界是無窮的,而人類無法窮盡無窮,正因如此,在無限中去尋找一個人的有限性也許才是我所追求的,一開始的課題實則並非選擇,而是如何放棄。
你總為自己的不成熟與樂觀感到自卑,你不能理解為何身邊總有些人總是對世界失望,你也想世故,或是感受下他的絕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逆會如此要感謝妳爸媽!那是因為你幸福,所以要好好珍惜,現在你稍微長大一些了,也看過了一些令人憤慨和失望的事物,但仍樂觀面對,這是你的選擇,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不需要跟著一起厭世,其實好與壞往往是摺疊在一起的,是同一件事情,端看你如何作想,你不用為樂觀和單純而感到愧疚,就那樣繼續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