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前半部比較偏向討論遠距工作的定義、找遠距工作的方法和資源,如果是完全沒有遠距工作經驗、對於遠距工作有嚮往的人,還滿適合參考的。
針對「找遠距工作機會」的部分,作者也有提供一些行動清單和建議。
後半部提到個人品牌後,很明顯就進入作者的主場,也破除了一些迷思,以我之前最大的迷思為例:
像是一般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專業、還在學習,那這個學習中的技能肯定不能拿來做個人品牌的內容產出;但作者認為這是一場誤會,因為你在學習的過程中,產出的內容都是針對「比你更白」的觀眾做的,一定有比你更不懂的人,只要他們買單,這個內容就有價值。
而那些更懂、更專業、期待更深層知識的人,其實一開始就不會被你的內容吸引。
這部分完全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素人的個人品牌如何崛起的,雖然我並不完全認同,但的確只要有人買單,它就是個市場。
像是最近出現很多做理財、買房的個人品牌,我一度很困惑:難道不是有買到十棟房子以上,才能教別人買房嗎?是不是應該理財到財富自由,才能教別人理財?
但其實他們是在分享自己在買房或理財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在學習,也會吸引到類似經歷的人,建立全新、跟他們調性類似的社群,雖然他們可能不是「專業的理財專家」,但會是「一個正在陪你學習理財的朋友」。
後面又拉回遠距工作的主題,提到一些時間管理、自律、學習和社交的建議,因為我也快進入遠距工作第四年了,這部分就深有感觸;無論是在時間管理上碰到的挫折、失去和同事社交的機會,有點擔心自己變得怪怪的(?)、在專案進度上偶爾會失控影響自己的生活,這些都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