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簡單描述作者的想法,就是遵循「4%法則」,當你存下年度開銷的25倍,假設把錢拿來投資,計入通膨之後,平均報酬率是5%,每年只從中提領4%,即可退休靠這些投資過活。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幾個疑問?為什麼可以那麼樂觀,認為每年的報酬率都至少5%?
根據歷史統計,指數都是長年向上,除了特定的幾年,如果真的非常擔心風險,也可將存款金額從原本的25倍提高至35倍,以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即使達到財務自由,也可以選擇繼續工作。
為什麼人人都可以財務自由?
常聽到一句話「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很少」,書中給讀者的另一個課題,就是好好思考你的人生最重要的事?使自己快樂的10件事?每月花最多錢的10件事?或許根本不用那麼多金錢,又何必汲汲營營,讓工作占用自己那麼多的時間?
因此作者極力實行極簡主義,過著斷捨離、簡樸的生活,在關鍵開銷三大元 - 居住、交通、外食上斤斤計較。作者與太太縮衣節食、犧牲掉原本的喜好,只為提早退休,最後也達到臨界點,那種無助感的反噬,讓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甚至想要放棄重回之前的生活。書中也提到,除了關鍵大開銷必定需深思熟慮外,其餘小開銷可以保持彈性是比較健康的作法,要以怎樣的速度達成,沿途需要作出什麼抉擇,全由自己決定。FIRE 僅是一種生活方式,再思考後,縱使選擇過著不同人生,例如:花上一個月的薪水,住一晚高級飯店。就勇敢執行吧!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財務選擇或優先順序,無須批判。
最後,畢竟我們身處的時代已經不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生活,現在可以在食衣住行育樂上,享有如此多采多姿的一切,都是有勞各位在工作岡位上的努力付出,所以鼓勵各位,當達到財務自由時,即使不用擔心收入,也可以持續回饋社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出貢獻,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開啟良善的循環。
與其說是一本財務規劃書籍,作者一路走來,遭遇各種焦慮、歧見、協商和錯誤、自我懷疑,其中的峰迴路轉更是耐人尋味,過程艱辛,卻令人驚奇萬分,都是很好的人生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