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3

單車失竊記 BY 壹團 Daphne

透過念舊懷舊的物品─單車,帶領讀者跟隨作者進行一場記憶追尋之旅。這裡的記憶不僅涉及個人家庭、對父親,更是帶入國家以及不同文化的拼接與混和。如同修復後的老舊鐵馬,是透過不同品牌、年代的零件續命,如同經歷了清領、日治、國民政府,不同種族(作者代表本省人、阿巴斯的原住名、老鄒穆班長的外省人,作者失蹤父親的身分認同甚至可能是日本人)所拼裝融合的文化與社會。車主更迭的過程,代替補完父親失蹤期間遺留的空白。

故事線虛實交雜,構築在真實之柱上,使讀者認為小說有可信度,活靈活現,更讓魔幻的敘述有了鋪陳。真實為骨、魔幻為肉,整個故事更作者透過不同視角、筆觸與口吻、溫度,有時接地氣,有時語調神秘清冷。時間線穿插交織,卻隱隱有股難以言喻的互相牽引、對照與呼應感。在最後所有的追尋與故事都串在一起,就像單車的輪子將不同時代不同人的命運轉動、銜接起來。 為生動,長出了自己的靈魂。

(以下可能涉及部分小說雷,請斟酌觀賞)
其中最喜歡「靈薄獄Limbo」一章,從象的視角描寫戰爭中生物在生與死之間的掙扎徘徊與恐懼,令人印象深刻又驚悚的美麗。如同巴蘇亞跟老鄒在水底的魔幻經歷,像是在兩個世界之間的那條鋼索,戰爭帶來的也是在生死之間拉鋸的靈薄獄Limbo

關於作者父親、巴蘇亞、老鄒、穆班長,似乎皆因為戰爭經歷而有許多尖刺留在身上,書中人物形容它們很努力花時間一一拔出這些尖刺,剩最後一根時,反而刺了回去。我的解讀是:這些「刺」隨著時間成為了他們自己的一部分,隨著年歲反覆折磨的傷,最終也成為現在的自己,或許最終他們了解到,要做的不是拔除或抹滅那些記憶與傷痛,而是理解並接受這個滿是傷痕的自己。父親的失蹤是選擇「讓另外一些東西在他身上斷絕」,是父親自己的決定。

感覺巴蘇亞、老鄒或穆班長的腳色是作者以不同角度都在描寫父親,而作者也透過阿巴斯、莎賓娜、主角大哥等腳色描寫作者自己。看似無關,實則用不同的筆觸與故事在完整全部的脈絡。需閱讀到最後一刻,所有的線索與描寫放在一起才能豁然作者的鋪陳與全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