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BY 壹團 阿飛 貓鱷

謙二在一個不算富有的大家庭中長大,家中眾多的兄弟姐妹中只有自己上到中學,爺爺奶奶都在期待著這孫子今後的作為,一切都在收到強迫招兵後,被迫改變了。
出發那天,送行的人跟啟程的人,是不許哭的,那是對天皇的不敬,能夠說的只有是效忠帝國萬歲。

而後,長官給每個人的信念是「不受生而為囚虜之辱」,如果會成為戰虜,先選擇自殺,多帶幾個敵人離世。

雖然持續在作戰,可是謙二的體質實在太弱、只能一直待在後方支援著,每天聽到的消息都是「日本就要贏了」,所以當那一天簽下投降宣言時,沒有人願意相信,但也偷偷期待著終於能夠回家了…

但是軍隊所帶他們前往的火車,並非是歸程,而是前往極寒之地- 西伯利亞的俘虜營。

那路途雖然沒有嚴苛到像其他死亡行軍那般,但逐漸冷冽的天氣跟單薄的物資,也還是在每一天帶走一些人,每日勞力跟營養不良,第一年的冬天,謙二形容著那只能跟野獸般一樣的活下去。

三年後,終於盼到回國清單,但家裡沒有太多的喜悅迎接,戰後通膨,讓百姓們苦不堪言,原本在戰前約定等謙二歸來的公司,懷疑著此人已受到紅色洗腦,不願繼續聘僱。

連家中的小輩們也不喜歡謙二,因為謙二認為批准開戰的天皇應該為此下臺,那些同樣從戰爭歸來的人們…甚至覺得提出開戰的大人物們應該自殺謝罪,諷刺的是曾經要求軍人們被抓之前要先自殺的上尉,在敵軍迫向自己時,也只是演了假裝要自殺卻失敗的戲碼,如今大人物都被赦免了,領著退休金度日,可是那些實際參戰歸來的人呢?一輩子存的錢,在戰後通膨下什麼也不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