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常見的病症起因,例如霍亂、鼠疫、瘧疾、幽門螺旋桿菌等
其中較有記憶點的,像是日本的百日咳,一度絕跡,但因為70年代的疫苗副作用,使得施打人數降低,後來又有捲土重來的態勢。
而痲瘋病與肺結核同屬抗酸桿菌,但傳染力卻與社會重視程度成反比,確是因為人的審美觀所致。
痲瘋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生命力弱,無法於人體外生存,在人體內也僅有1%能存活,即時在現代也無法人工培養成功,感染力十分薄弱,卻被社會所隔離與歧視。日本甚至有癩病預防法來施行迫害。
相反的,肺結核傳染力高,但在過去卻不列入隔離,直至近代才有對應措施,原因在於患者的外表。肺結核患者,因體力消耗而體重驟降,貧血讓皮膚白皙,臉頰因發熱帶點紅潤,眼睛周圍脂肪減少,使得眼睛看起來很大,瞳孔因疲勞帶著憂愁與濕潤,典型的美人象徵,使得傳染性被忽略了,維納斯的誕生這副名畫中,站在貝殼上的裸體美女即是肺結核患者可見一般